位于长治市屯留县渔泽镇的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是一座有着23年开采史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23年来,常村人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干劲儿和闯劲儿,从建井之初的一张白纸,一跃成为享誉潞安的大矿、好矿、强矿中的主力矿、骨干矿。 23年来,常村人以安全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走出了一条以安全促发展、用安全保稳定、靠安全增效益之路,一举进入了国家首批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的行列。 23年来,常村人付出了超常的辛苦,百倍的努力,一举夺得四项“国”字号大奖: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最美矿山。特别是2017年,英雄的常村人以赶超一流、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荣登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排行榜第42位,再次捧回了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第十五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三项大奖,成为响彻三晋大地的一颗明珠。其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煤炭企业,第十五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成为全国煤炭系统和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是什么原因使一座仅有23年发展史的煤炭企业获得如此之多的荣誉呢?是什么原因使这座矿井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为潞安集团乃至山西煤炭行业学习的典范呢?近日,记者走进这座有着传奇色彩的企业一探究竟。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矿长一语道破天机:“这些年,常村矿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离不开潞安集团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也离不开广大干部员工的辛勤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认为,安全对于煤矿来说,就是命根子。安全工作抓不好、抓不实、抓不细,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安全培训实打实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更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安全观念滞后、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知识缺乏引起的,因此,做好安全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治本工作、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动员煤矿企业人员遵守法规、维护矿井安全的一项根本措施。 近年来,常村矿在全面推进“369”大安全管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平台、人才、技术、机制”五大核心支撑要素,充分用好现有的培训资源,发掘、培养一批在安全生产一线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放大虹吸效应,加强激励引导,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兴识才爱才敬才育才之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全力打造以矿长为首的管理团队,以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队伍,以区队班组长为首的现场管理队伍“三支队伍”要求,分系统、分重点推进了队伍建设。 在管理团队方面,重点强化责任落实、作风建设,上至矿长、书记下至分管领导,只要出现工作失误或造成严重后果的都要严肃处理。 在技术团队方面,注重发挥高级技师、常村工匠和专业人员优势,集合劳模大师工作室、杜红玉、韩耀琴、刘美芝工作室形成“众创基地”,在全矿掀起学技术、学业务、学管理的热潮。建立了矿、科、队三级安全培训体系,拓展职工学习途径,丰富职工学习内容,持续开展“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班前15分”、“轮讲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实现了全员上岗率达100%。引深模拟实训、基地实训、岗位实训,积极搭建全员技能提升平台,培养出了王文胜、王海川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韩耀琴,大国工匠闫彩霞等一大批首席技师、行业大拿。在行业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带动和引领下,采掘、机电、通风等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加速,全矿现有高级技师62人、技师432人、高级工1755人,高级技能人才占比达到了41.2%。 安全文化入心入脑 安全文化就是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有着23年文化底蕴的常村矿,把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作法归纳整理成员工易懂、易记的安全歌、安全漫画,作为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依据。先后在全矿开展了安全组歌编唱、“安全动漫进队组、进现场”活动,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动漫组,将安全生产事故制作成动漫、漫画,在井口、队组进行播放、发放,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了职工的操作水平。同时,基层各队组开展了每周听一首安全歌、看一部安全教育片、学一个安全典型案例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职工由以往安全生产的被动参与者成为了主动参与者。 做好安全心理咨询是常村矿安全文化的又一亮点。常村煤矿从2012年成立全煤系统第一家安全心理咨询中心,由关注生命安全向健康安全、心理安全、心灵安全迈进。心理咨询师深入队组,从职工思想源头主动超前干预,帮助典型和重复性“三违”人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提高职工主动抓安全的意识。一年来,个体咨询100余人次,团体辅导12次,心理测评6次,1600多名职工接受安全心理干预,井下“三违”率较上年降低12%。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将工作拓展延伸到了社区职工家属,组织幸福大课堂12次,600多人现场接受了超前心理干预。拓展利用“一中心、两平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观,积极探索推进价值引领、使命管理,培育职工的良好心智模式,帮助职工卸掉心理负担,缓解心理压力,端正工作态度,修正工作思维。 职业健康不仅可以从源头识别和控制事故隐患,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而且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群众安全文化建塑是煤矿群众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矿充分发挥青年群体、女工协管、退休职工的作用,着力打好四张牌,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打好青年安全牌,以培养懂技术、善创新、勤学习的青年人才队伍为目标,鼓励青年进言献策,参政议政话安全;开展青监岗零点行动,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打好女工亲情牌,充分发挥女工协管员作用,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以座谈会和拍摄专题片等形式,感化职工筑牢安全防线;以支部为单位组建矿嫂服务队,开展“吹好枕边风”“一封家书”“井口认亲”等一系列活动。打好友情牌,积极发挥群监网员作用,开展“标志型安全帽”及“群安之星”群众安全监督检查活动,推出由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常识、安全技术和安全理念等组成的“安全文化营养餐”。打好离退干部说教牌,坚持开展“向老干部问计问策”“老干部安全讲堂”等活动,将经验之谈传播出去,发挥老干部的余热。通过齐抓共管,丰富群众性安全文化建塑,使职工安全思想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由单一性向复合型转变。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四六工作制度,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加大餐饮超市菜市场管控力度,积极倡导太极拳消夏活动,严厉打击涉毒、涉黄以及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到位、职业健康监护到位、信息化服务到位、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四个全覆盖”,即健康内容全覆盖包括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政策、法律、法规、职业危害;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知识;防毒、防艾、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内容。健康人群全覆盖包括在职员工,新进员工;职工家属老人儿童;餐饮教育社区服务人员等相关人员。宣传方式全覆盖包括广播、手机App、网络等媒体,现场咨询、现场模拟演示,深入家庭和单位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健康活动全覆盖即不定期举办“天使飞翔进社区”“咨询你我他、健康送到家”等送健康主题活动。通过全面实行便民健康行动,职工的健康意识得到普遍提升,绿色健康科学生活方式正在养成。 现场管控突出“严”字 蚁穴虽小可以毁大堤,那些视而不见、屡屡发生的“三违”就是安全生产的“蚁穴”。该矿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强化现场管理,以创建质量标准化工作为切入点,加大安全投入,做到“五个突出”,补齐安全短板,全力以赴打好安全持久战,形成具有常村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 突出源头安全,构建集约高效新模式。该矿严格落实“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采区、减面(头)、减人。全力抓好“三大六超前”,即大衔接、大系统、大布局,地质超前、设计超前、通风超前、抽采超前、装备设备超前、支护超前。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做到“三优先”,优先保证瓦斯治理投入、优先顶板管理投入、优先防治水投入。 突出变化安全,强化分级变化管控和应急管理。该矿推进变化管理可视化、透明化、标识化、网络化“四化”管理,做到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变化、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变化,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变化,以确保变化有效管控。一旦出现变化,做到快速响应、集体响应、现场响应“三个响应”。加强零星作业的变化管理,从工作安排到现场调研,从措施制定到现场施工,从作业验收到过程监管各个环节都要有责任落实,做到变化管控100%,变化响应100%。 突出重点安全,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对于常村来讲,主要是抓好瓦斯防治、顶板管理、主副提升系统、辅助运输管理、监测监控五项重点安全。在深化瓦斯超前综合治理方面,该矿进一步健全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制定“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以瓦斯抽采重点工程为抓手,超前8年对瓦斯含量在10~14m3/t的区域进行立体化超前治理。同时加快了王村地面永久瓦斯泵站投运。推进二期瓦斯综合利用热源撬项目的性能试验,为王村地面永久瓦斯泵站瓦斯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推广一体化封孔工艺,确保除裂隙带钻孔外全面实现一体化封孔,进一步提高瓦斯抽采效率。进一步优化、简化520水平通风系统,确保470水平风量合理,系统完善。在强化地测防治水管理方面,该矿坚持“预测预报、掘探分离、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重点抓好矿井地质预测工作,对回采区域的精准探测,特别对S5延伸采区实施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掌握该采区构造情况,以精准的地质保障,指导工作面设计,提高驾驭各种地质灾害条件下安全生产的处置能力。在强化监测监控管理方面,该矿对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终端数字化、监控系统传输升级进行了改造、新建了瓦斯巡更系统,加快了调度指挥中心显示系统、会议多媒体系统、产量监控系统延伸、调度通讯电话录音系统、井下应急广播系统的延伸扩容改造、井下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为精准调度、精准指挥提供保障。在抓好顶板管理方面,该矿强化源头设计,建立完善支护施工、验收档案,加强大断面、交叉点、动压巷道、孤岛工作面等巷道的超前管理,保证支护方式的科学、合理、有效,做到根根锚杆(索)预紧力、拉拔力达标。在加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该矿强化规程措施执行,严格落实标准制度,坚决遏制看惯了、干惯了的不规范行为,严查干部在管理方面的失责、在制度方面的失控、行为方面的失职,严肃追责,提高责任心,杜绝事故的发生。 突出关键安全,完善安全短板管理长效机制。该矿要求每个科、队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两项短板,并将遏制环节事故、提高正规循环率作为科队的第一短板来抓,确保工作落在实处,补齐短板。并通过月度通报排名,督导落实。 突出动态安全,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机制。该矿强化动态达标管理,加强标准化检查评比,对业务科室、队组标准化管理进行打分排队。各队组对照标准,抓好管理区域内吊挂、巷道成型等质量标准化工作,确保时时、处处动态达标,争创标准化免检队组、免检工作面。对于排名靠后的科室、队组负责人,建立退出机制,按照制度刚性退出。 突出主动安全,培养高度自律的干部员工队伍。围绕培养高度自律的干部员工队伍要求,按照集团打造以矿长为首的管理团队,以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队伍,以区队班组长为首的现场管理队伍“三支队伍”要求。重点抓实科队两级及班组长激励机制、退出机制。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奋进中的常村矿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习总书记提出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潞安集团提出的“369”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红线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实施设备工艺升级保安、严格安全管控,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