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03日> > 总第201824期 > C7 > 新闻内容
靠智慧和汗水赢得荣誉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张永凯 李建国 通讯员 石强强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峦环绕,绿色连片,空气中阵阵清新袭来。山脚下,一座整洁的办公园区静静坐落其间,显得似乎与世无争,这就是山西陆合集团基安达煤业有限公司。
  多年来,基安达人埋头苦干、朴实、认真,全力搞建设、一心谋发展。为了响应国家“两化融合”的号召,他们以建设“五型”“四化”企业为指导,一步一个脚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大力发展机械化,努力推广矿井生产过程和装备的集中控制、无人值守,逐步实现矿井生产安全系统的自动化,极大地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的整体实力,建成了高产增效的安全标准化矿井。
  2016年,基安达煤业被洪洞县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7年12月1日,经国家安全监察总局现场检查考核,该煤业被评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2018年,洪洞县劳动竞赛委员会为其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状。
  在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基安达人无数个日夜心血地付出,沉甸甸而又不同寻常。
  

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思想上的重视,使得基安达煤业认识到,只有安全才是生产和发展的前提。
  因此,基安达煤业无论发展压力多么大、生产任务多么重,都要确保抓安全的精力不分散、管安全的标准不降低、主体责任的落实不蹬空。
  基于此,基安达煤业对各级领导及职能科室责任进行了明确,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覆盖了11个专业的年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专业领导小组和业务管辖范围,重点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出了矿井“精品工程”样本,通过煤矿委员会会审和实施,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中,为全面提升矿井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针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该煤业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精确、具体、细致的措施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系数,保证煤矿稳定生产。
  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要求,基安达煤业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安全副矿长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副矿长为副组长、各专业副总和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在这个领导组内,由组长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常务副组长负责具体管理安全风险管控的日常工作,副组长为分管专业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主要负责人,领导组成员对各自岗位职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直接管理。同时,领导组还下设了安全风险管控办公室,主任由质标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安全科成员组成,安全风险管控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安全风险管控的日常工作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评价和反馈。
  根据2018年度采掘计划、红线范围和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该年度,基安达煤业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进行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确定评估地点16处,补充完善安全风险清单,并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全部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然后,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科室对新开采掘工作面进行了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重点对水文地质、瓦斯地质构造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辨识、评估并制定了相对的管控措施,编制了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了安全风险管控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职责、风险辨识办法、风险辨识重点内容、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时间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实施人、检查周期、管理要求。
  在此前提下,为确保岗位风险预控管理责任到人、培训到位、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各岗位工种风险识别能力,遇到危险或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按照应急处置程序进行处理,基安达煤业自行设计、制作了各岗位工种的岗位风险卡和岗位风险告知牌板。岗位风险卡内容涉及岗位名称、岗位流程、岗位风险及防控措施,做到出入井时随身佩戴,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矿井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岗位风险告知牌板内容则包括危险源、预控措施和作业标准,做到在每一个作业场所及操作岗位现场悬挂岗位风险告知牌板,要求职工掌握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熟练应用。
  同时,结合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和公司年度安全生产计划,该煤业组织编制了年度风险报告及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对全年生产实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提出预控措施,对各岗位工种危险源、事故隐患及预防措施进行汇总整理,共计下发岗位风险卡500余张。制作了作业地点风险点警示牌、矿井风险点管理牌板及管理台账;组织区队长、技术员、职工签订了安全协议,初步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全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基安达煤业还要求在现场工作之前,必须对操作程序、现场环境及其他相关安全因素进行周详、认真地辨识、认知、判断,以作出准确严肃的认定。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位员工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岗位安全卡和风险告知牌提炼的就是职工岗位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工作流程和预控措施,只有让我们每位职工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并熟练掌握了管控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职工的风险意识和超前防范意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该煤矿矿长田安峰说。
  

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是无形的节约。在多年的发展中,基安达煤业上下始终牢记使命、严守红线、坚持不懈地实施安全管控。
  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基安达煤业由安全科负责矿井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监督各部门岗位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情况、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和隐患整改验收工作,在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中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职责,形成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在具体实施中,他们制定了隐患分级治理、督办、验收的管理办法,完善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制定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度计划,规定除日常隐患排查由安全科负责组织外,月度隐患排查工作由矿长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和生产队组进行,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由各分管副矿长或副总工程师组织、排查,范围和重点,根据安全风险分析报告进行调整。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安达煤业还运用检查管理系统和隐患排查管理系统对隐患排查计划、方案、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且每月召开一次事故隐患治理专题会议,对当月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月的安全重点和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进行分析和制定管理措施。
  实际上,这离不开基安达煤业在此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和技术改进管理。据了解,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该煤业设置了调度监控中心、生产技术科、安全科、机电科、通风科、地测防治水办公室等部门齐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配足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了部门管理职能、管理流程规范。同时,要求各施工现场从文明生产、管线吊挂、材料码放等方面入手,不放过任何细节,安排相关单位依据标准化制定出更为详细的专业标准,做好由静态达标转变为动态达标。为此,今年以来该煤业多次由矿长亲自带队深入井下各作业场所,对管线吊挂、文明生产、工程质量开展整治。
  同时,在技术管理方面,该煤业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基础资料,加强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和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优化通风系统,摸清矿区水文地质和采空区及周边老窑情况,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各类专项辨识。并且在每月的2日、12日、22日由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组织,各专业科室、队组参加,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中11个专业的标准对井上井下进行一次全面的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对检查出的问题依据“五定”原则制定方案督促整改、落实。
  正是这样,基安达煤业一步步地推进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大力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基安达煤业大力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夯实了安全基础的同时,也加快了矿井标准化建设的速度。
  ——该煤业使用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我国研制的矿井监测、报警、生产操作一体化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应用层、网络层、现场设备层三层结构构成,应用层采用统一的数据平台和登录界面,用户可以进行各自系统间互访;网络层主干网络接入工业控制、视频、音频、通讯等各种系统,现场采用百兆工业以太环网和多种矿用本安型现场工业总线,确保用户可兼容、接入各种监控系统和设备;现场设备层由各种总线通讯分站、无线通讯分站、监控装置、智能仪表和传感器组成。
  矿井自动化系统使采矿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检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技术设施或方法,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控制、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能耗、提高矿井生产安全、改善劳动条件有重要作用。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在井下综采工作面安装了动态顶板在线监测设备,根据井下上传的相关数据,做到了对综采工作面顶板实时监测,有效提高了综采工作面支护管理和数据收集工作。优化了矿井采掘工作面支护设计,在线实时掌握顶板动态变化情况,为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在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机机载临时支护。这是一种机械化快速装置,采用全液压驱动,由掘进机来提供液压动力源,采用叠加的方式安设在掘进机截割部上,与掘进机交叉作业,即掘进机完成割煤、装载作业后,临时支护装置直接支护裸露顶板,护顶梁贴合截割后的顶板,进行超前支护顶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强度大、能够提高支护工作的安全性等优点,并能提高支护工作效率。
  实际上,基安达煤业的工作并不仅于此。该煤业还对应急管理、机电、运输、通风、调度、班组建设、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完善。
  下一步,该煤业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主要抓手,实现各专业达标;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标准,真正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负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并实现有效运转;重点加大员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个人规范操作水平;积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加大管理、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培养出一批实干型管理人才和技术干部……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面向“十三五”的征途,勤劳的基安达人不知疲倦,天做帐、地当床,用他们的朴实与汗水为煤矿的安全高效奉献着每一天。如今的基安达煤业,如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型大厦,在冉冉升起的社会主义红日的照耀下,照射出金色的光芒,巍巍屹立,遥望东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