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晋城公司西河煤业,由原来的五座阳城县乡镇煤矿重组整合而来。矿井煤层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3#、15#煤层均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属开采条件相对较好的低瓦斯矿井,资源整合之前避开了私营开采的盲从性,站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看,曾经创造过乡镇企业的“西河辉煌”。从2011年9月5日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到2013年12月16日开始联合试运转;从2015年1月21日转为正式生产矿井,到转产后的达产达效和安全发展,每个时间节点都为集团公司实现转型发展书写了“西河担当”。 “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面对煤炭行业愈来愈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面对能源革命倒逼煤炭产业近乎严苛的生存法则,对于一个煤炭企业来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改革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劳动管理制度,创新实现企业安全高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本报记者深入西河煤业采访时,2018年3月新到西河煤业执掌帅印的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梁庭瑞踌躇满志地说,“来到了西河就是西河人,就要用心办好西河的事。” “70后”的梁庭瑞1990年开始从事煤矿工作,2008年担任晋能集团惠阳煤业的安全副矿长,2014年提拔为矿长。在矿井煤层浅、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被喻为一块“最难啃骨头”的惠阳煤业工作期间,曾带出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队伍,推行了“65514”反“三违”管理模式,为煤矿的浴火重生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成就了他卓越的领导管理能力和正气凛然、敢当善为的工作品格。 “西河这台戏接下来怎么唱,还是得先从改革劳动管理制度上打开突破口”。艰苦工作环境中“捶打”出的“内行”型领导梁庭瑞,在经过认真细致地“把脉问诊”后,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果断开出了第一剂“猛药”。 新年伊始,以改革不相适应的劳动管理制度为着力点,西河煤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大幕徐徐拉开,一项项具体的改革方案呼之而出,并在试行的“阵痛”中艰难推进,逐渐形成了清晰的“3331”工作模式,即“三把尺子”激活力、“三个优先”生动力、“三个抓手”破瓶颈,达到实现企业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这种工作倒逼而催生的工作模式,在一次一次的“矛盾暴露、发现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反复中补充完善,成为了西河煤业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三把尺子”:带队伍 量业绩 “一支精干的团队,佐之以合理的劳动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运作体系,是企业发展的制胜‘三宝’。”西河煤业用“三把尺子”来衡量干部职工队伍的作风、作为和作用。 打破旧观念,提振精气神。开展以强化“危机感、主人翁、保安全”三种意识为主题,以“砸两铁(铁饭碗、铁交椅)、破三旧(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弃三作(作秀、作假、作祟)”为目标的“手术”行动,对干部职工队伍进行“洗脑换血”;不留“特殊人”,断掉不上班拿工资的人吃空饷念想;不容“特殊化”,从矿领导到每一个职工一律每天签到、签退;不摆“花架子”,采用岗位工作量化考核的办法考量工作,彻底根除干部职工队伍还存在的“上班与不上班一个样、来迟来早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铁饭碗”思想和“大锅饭”混日子习俗。 粗放管理精细化,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以工资改革为核心,相继出台了《薪酬工资管理办法》《技术员选拔方案》《关于明确班组长、技术员等人员相关待遇的规定》等一系列相配套的规定办法,以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劳动管理制度。按照“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原则,工资分配以岗定薪、绩效考核、按劳分配,同时将劳动、技术、技能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考量。以岗位价值为依据,收入分配特别向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和苦、脏、累、险岗位及井下一线职工倾斜,合理拉开档次,适度拉开差距。班组长、技术员、岗位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四类人员的工资一律上调1.3倍,年终联责奖励班组长按照本队组职工年终奖励的1.3倍执行,技术员、岗位技术能手按照1.2倍执行,业务骨干按照1.1倍执行;四类人才的工作年龄可以推迟到53周岁,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延迟到55周岁,到龄后实行内部退养。提高连队长的级别和工资待遇,级别由副科提为正科,工资待遇与职能科室拉开差距。 排兵布阵精干化,人员配备向安全、技术岗位倾斜。建立起干部储备、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班组长、技术员、岗位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等四类煤矿发展后劲力量的人才选拔任用需经相关队组、科室、分管领导推荐,党政联席会议确定下发相关文件后,由相关部门予以执行。积极通过向晋城公司协调要人、向社会广纳贤才的办法进行人才集聚、技术集中、管理集智,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将该煤矿的“行家里手”充实到关键和主要岗位。调整原有的岗位定编职数,补充和加强了安全监管等关键岗位、主要环节的工作力量。通过严格地选拔任用制度,强化技术管理力量,每个生产口科室及各队组都配备了1名技术员,以提升生产技术的保障水平。 流程管理质量化,企业管理向产品末端延伸。出台《煤质管理办法》和《关于洗煤厂洗选品种质量考核办法》,以筒仓煤的煤质采样化验为环节点,每个工作日对生产原煤进行倒验倒控,出现指标波动立即从源头查找原因,确保产煤质量和成炭率;严格控制洗煤厂洗选品种的质量,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三个优先”:内生动力 和谐发展 “一个企业要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员工、感恩自然,在自然中攫取就要反哺自然,用心去关爱职工才能激发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中国传统‘德’、‘善’文化融入到现代企业中的理念精华。” 西河煤业新班子上任后要办两件大事:一是解决职工的“首要民生”,二是在建设“绿色矿山”上持续发力。煤矿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提出了资金使用的“三个优先”原则。 优先保障职工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失。新班子上任的第一个工作周,就多方筹措资金,补发了职工工资,补缴了职工保险,让职工无后顾之忧;许下“企业再难也要首先保证职工工资待遇”的兑现承诺,给职工吃下了“定心丸”。新一届矿党政领导班子把解决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上存在和遇到的困难、问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由工会牵头,发现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困难,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具体落实和解决,让职工心情舒畅干工作;提高职工伙食标准,将原来每人每月定额就餐补助300元改为刷脸用餐全免费,使这一“就餐福利”更贴近一线员工,更具有合理性。 优先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改善职工住宿条件,把旧厂部改造成职工宿舍,并配足配齐桌子、椅子、窗帘等用品用具,为职工休息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小家”;对篮球场进行地胶铺设,新增和修缮台球桌、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矿区进行全面的亮化、净化和美化,为职工打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美观、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矿区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优先环保绿色发展。完善环保设施,安装了煤场雾炮,增加了运输车辆轮胎清洗等装置;深化“两水”处理,对生活水设备进行了扩容,使污水处理能够达到环保要求;对煤场围墙周边及办公楼前空地进行了绿化;对厂区及办公区域的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使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个抓手”:握稳接力棒 精准发力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汉语成语释义为:和谐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和而不同”,是挂在大西煤业董事长办公室墙上的一幅书香墨宝,是晋能晋城公司同心文化融入进煤矿企业的一种国学文化传承,也是晋城公司曹明辉经理推荐给煤矿及煤矿管理者的工作实操“宝典”。 西河煤业是由阳城县原来的五个乡镇煤矿进行重组、资源整合而来,涉及到的村庄多、企地关系复杂,因历史遗留问题潜在和引发的各种各样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新班子上任后,在关键时刻敢担责、在大是大非上讲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讲方法、在处理问题上求和谐,真正领悟了“和而不同”的深层内涵,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和办法解决企地之间的矛盾问题,有效地化解了企地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冲突,企地关系变得融洽起来,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切工作都要为安全工作让路,围绕安全开展一切工作”。西河煤业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狠抓安全工作,以集团公司大力开展的“反三违”活动为契机,紧跟而上,强化“三违”整治,完善体系、健全制度。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分管矿长为副组长、各科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违整治工作领导组,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制定了反“三违”实施细则,补充修订了《“三违”治理责任制度》《“三违”管理制度》《“三违”治理情况报表分析制度》等8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反“三违”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量化指标、齐抓共管。从班组长到矿委领导每月均有抓“三违”指标,副总以上矿委领导每人每周1次,各科队长、副科人员、班组长每人每周1次,安监员每人每周2次,生产各科队每周1次。每周安全例会上对抓“三违”情况进行通报,分类统计、汇总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全矿上下齐抓共管,大力营造“反三违、保安全”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行“65514”管理模式,强化对“三违”人员地处置和帮教。对轻微“三违”人员以警示教育和疏导为主,实行“六法”帮教;对一般“三违”人员以培训为主、考核并重,实行“五关”转化;对严重“三违”人员实行“五关一承诺”;对“三违”行为,实行队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矿委领导“四级处置”。除必要的经济处罚外,辅以约谈、帮教、降级、免职、解除劳动合同等责任追究办法;“三违”帮教工作中注重心理疏导,讲究方式方法,防止简单粗暴,做到教育、处罚双管齐下,让“三违”人员真正从内心深处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促进全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安全工作怎么抓也不过分,谁抓也不越权”。采取安全例会上点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处理意见不当面反驳、现场管理中的安全把关宁愿把错不反驳、安全处罚决定无条件执行不反驳的“三不”举措,“铁腕”手段进行超常规、高态势强化安全工作。 西河的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开采,跨落法管理顶板。随着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推进,综采设备陈旧、一线工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短缺,持续开采相关衔接工作快要“断档”等问题,使企业逐步陷入“老牛拉旧车、走向断头路”的发展困境,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的综采设备升级改造滞后、复采手续办理滞后、持续发展后劲力量补充滞后的“三个滞后”,一时间成了煤矿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卡脖子”工作。新班子上任后,把这三项工作列为今年必须要解决的主要工作来抓,定好“目的地”,画出“路线图”,力争在年底前完成这几项大工程,为企业后续发展打好基础,积蓄力量。 “荡涤思想和心灵深处的陈腐,才能振奋精神;进行除旧弊新的改革,才能激发内生动力;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采访快要结束时,梁庭瑞董事长,道出了他和新一届矿党政班子履新三个多月来对企业发展的精准施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西河煤业一次大胆地“瘦身”强体改革,激活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三个优先”的工作思路,体现了新领导班子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三个抓手”抓重点,将为企业实现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目标打开新的工作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