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波涛 安青霞)“矿长话安全”吕梁论坛7月1日在汾阳市举行。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师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巨才,山西煤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黄文升,监察二处处长闫鸠渊,技术装备处处长许晋维,吕梁煤监分局、吕梁市煤炭工业局有关人员,各县(市、区)分管安全副县长、煤炭局局长,煤矿主体企业负责人,各煤矿矿长约200余人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还特邀神华集团两名优秀矿长进行了经验交流。 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局长白兔林首先作了主旨发言。他表示,要清醒认识吕梁市煤矿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形势严峻的突出问题,全力抓好“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年”活动,正确理解推进安全监管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险推行,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随后,神宁集团宁夏枣泉煤矿矿长翟文、神东集团内蒙古乌兰木伦煤矿矿长胡江分别介绍了当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经验、新办法。吕梁市辖区内的金地赤峪煤矿马民乐、柳林金家庄煤矿张治文、霍州煤电集团木瓜矿吴红雷、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李成云、汾西贺西煤矿肖海滨、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达煤业李景锋、离柳鑫瑞煤业刘泽兵、西山晋邦德煤业曹俊文、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李朴等9名矿长代表就本地煤矿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发言。 最后,吕梁煤监分局局长智毅做了总结发言,他对9名矿长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无论是从历史条件、自然条件还是队伍状况来看,吕梁市的安全形势都十分严峻。当矿长必须既要会干,又要能干;既要自己带头干,还要教会团队干,过去是当好“火车头”,现在要当好“动车组”。煤矿安全工作既是企业干出来的,也是监管管出来的。筑牢监管防线应该做到坚持依法监管,树立执法权威,苦练内功,提高能力。同时,不断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全力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摘要) 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局长白兔林 我就抓好杨市长授课中讲到的“全市煤矿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和“全市煤炭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险”两项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一、清醒认识我市煤矿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形势严峻的突出问题,全力抓好“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年”活动 去年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国务院安委办督查组和省政府安全督查组重点指出我市煤矿安全管理基础还很薄弱,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还不健全,责任落实、灾害治理、现场管理等还不到位等问题,为抓好整改落实、全面提升我市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杨市长提出将2018年定为“全市煤矿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年”,必须沉下心来下力气解决全市基础管理薄弱的突出问题。市煤炭局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研究起草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向各县(市、区)印发了《全市煤矿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年实施方案》,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底对各县(市、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正确理解推进安全监管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险推行 当前,我市煤炭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突出:一是多数煤炭部门没有执法权限。全市13个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中,除离石、柳林、文水、交城外,其余9个县、市均为事业单位,始终存在“只能检查不能执法”的问题。二是核定编制少,一线监管执法人员短缺。全市煤矿、洗(储)煤厂、煤层气企业近1130多个,监管对象数量大、分布广,而市、县两级执法人员数量严重无法满足日常监管需要。三是后勤保障不足。行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后,所有执法车辆全部上交,全市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已接近尾声,这将严重影响市、县煤炭部门下一步正常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在当前行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制、公车改革的大背景下,核增部门编制、增加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车辆已不存在可能;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市煤矿安全监管模式创新。 三、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宣传、警示和培训,整体提升行业形象和从业人员素质。各县、市(区)、各煤矿企业要聚焦“生命至上、安全发展”主题,围绕强化红线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推进依法治理、深化专项整治、促进改革创新等重点内容,下功夫把各项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一要注重宣传报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由省煤监局和煤炭厅合办的《煤炭周刊》,可以说是我们全省煤炭行业对外正面宣传报道的正规刊物,但我们的部门和企业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主动对接、广泛宣传的寥寥无几。因此,全行业要在做好安全发展主题宣讲和安全宣传咨询的基础上,将正面宣传报道、把握舆论导向作为树立部门形象、企业形象的有力抓手,认真分析、谋划组织,全方位、立体化、多侧面、大范围地进行主题宣传,切实提高网络舆论、社会舆论、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着力塑造行业良好形象,扭转行业舆论的被动局面。二要正面示范、反面警示。要以“安全生产月”和“煤矿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年”活动开展为抓手,深入挖掘提炼一批重大灾害治理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推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好的主体和煤矿,广泛开展县与县、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学习,着力营造全行业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三要强化职业准入,抓好抓实安全培训。煤矿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特种作业人员和普通职工必须达到我省的规定要求;要按照《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要强化安全基础常识、现场实操技术等培训,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主动防范事故的能力。 (二)突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不断深化重大灾害治理,全面提高煤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是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重要途径,更是保障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必须突出防、注重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治理手段,坚决在第一时间将灾害隐患整治到位,杜绝事故发生。 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全力以赴守住安全底线。为确保后半年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安全考核指标不突破,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管、层层压实安全责任,严格做到部门履职到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认清形势履职尽责筑牢防线全力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摘要) 吕梁煤监分局局长智毅 一、认清严峻的安全形势 1.从历史看安全形势 吕梁曾经是煤矿事故的多发区,从2000年至今,吕梁辖区共发生煤矿事故143起,死亡623人。其中较大事故29起,死亡151人;重大事故7起,死亡137人;特别重大事故5起,死亡217人。 近5年来,吕梁辖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严管严控,得益于各位矿长们及其管理团队的辛勤付出。 2.从自然条件看安全形势 一方面,吕梁辖区煤层埋藏条件好,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煤质优越,但经过多年“多、小、散、乱”的无序开采,大部分煤田已是千疮百孔,目前在册的132座矿井中,有85%以上的是资源整合矿井,采空区积水、积气等隐蔽致灾因素影响着矿井的安全。而近几年透水事故的诱因,都与小煤窑的开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2013年汾西正升透水事故就是因对小煤窑采空区资料不清而造成的事故。另一方面,区域煤矿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俱全。我们有煤与瓦斯突矿井3座,高瓦斯矿井33座,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3座,大部分矿井面临着上组煤枯竭、向更深水平延深的情况,隐蔽致灾因素将更加显现。 3.从队伍状况看安全形势 大部分资源整合矿井职工队伍的组成复杂,既有原整合小煤矿的职工,也有收编外来施工队伍的,更有大量临时招聘的农民工。就从事煤矿井下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情况来看,井下职工平均年龄大于地面职工平均年龄;一线职工平均年龄大于二线职工平均年龄;很多一线岗位几乎都是复合型农民工;越是年轻人,越不愿意下井;越是危险的岗位,工人素质越低。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偏差在煤矿是普遍现象,而且这种现状在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 4.从管理团队看安全形势 一是从以矿长为首的管理团队来看,仍然有部分矿长及其管理团队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思想、意识和个人能力仍不能完全胜任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二是从以总工为首的技术管理团队来看,部分矿井的总工程师及其技术队伍,数量、配置和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复杂地质条件开采需要。 三是从主体企业的安全管理团队来看,部分煤矿主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方面还存在差距,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业务能力弱的情况,甚至有的形同虚设。 二、干好矿长本职工作 当矿长应当担负起团队建设的首要责任,必须既要会干,又要能干;既要自己带头干,还要教会团队干,过去是当好“火车头”,现在要当好“动车组”。一个矿长既要抓生产、保安全、创效益,还要抓民生、保稳定、创和谐,工作千头万绪。但仍要提醒大家的是工作再忙,也要善于抓重点。当前的重点就是提升煤矿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做到“五个抓”: 一是抓政策法规落地。作为矿长一定要强化法制意识和规矩意识,一定要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敬畏之心,做坚定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二是抓员工素质提升。首先是要全方位开展职工培训,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其次是用高薪水、高待遇把素质相对高的员工吸引到重点岗位、关键部位,让高素质的人干关键活。三是抓装备水平提升。四是抓风险处置到位。无论是瓦斯还是水害、顶板等,在事故发生前都有一定的预兆。五是抓班子带队伍。作为矿长,首先是要抓好班子,要鼓励班子成员讲实话、讲心里话,平时要多通气、多沟通、多商量,敞开心扉,消除误解,增进团结。 三、筑牢监管防线 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通过监管部门以及在座各位的努力,吕梁辖区煤矿安全生产保持了稳定向好态势,但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形势下,我们面对更大的安全压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煤矿安全工作一靠企业干,二靠政府和监管部门管。也就是说,煤矿安全工作既是企业干出来的,也是监管管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