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坪煤业:
东坪煤业结合新标准的出炉,矿领导一班人高度重视,并多次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结合本矿井实际,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副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安全、技术、生产、机电、经营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和十一个专业小组,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组织、督促、考核和上报等相关事宜,做到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使全公司上下形成了“要安全、先达标”的新理念、新常态。向一级安全生产新标准化矿井迈进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紧紧围绕“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目标,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建设为抓手,本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努力打造新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 多年以来,该矿始终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一直保持一级标准化矿井。新标准的出台,公司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照标准,制定方案。先后安排相关专业负责人和技术员,参加了市局组织的为期3天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请主体公司专家组对该公司班组长、瓦检员、安监员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专题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广大职工把新知识、新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各专业验收小组,对各专业进行摸底排查,共查出问题86条。并及时按“五落实”原则全部落实整改到位。经县煤管局、市煤管局对该矿安全生产标准达标情况验收考评,得分均超过80分,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 通过不断的探讨和学习,该矿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定位在副总经理以上的管理层,由总经理全面负责,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严格落实矿领导、部门、区队、班组“四级隐患排查制度”,以创建“零隐患头面”为切入点,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进行排查,实现隐患逐级监控、分级治理。 为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标准与现场紧密的结合,东坪煤业充分发挥区队班组现场培训主阵地的作用,总经理多次带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深入井下现场,召开现场会,现场讲解安全生产标准化,大到查处重大隐患、安全设施及不安全行为,小到井下各个角落的环境卫生到道岔、轨道以及道床的清理、宣传标语等细节方面,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实现安全生产的零隐患,运输设备的零故障,环境管理的零死角,安全生产标准化零缺陷。 “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持续开展强化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标准化专题培训。把“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定位在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上,突出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管控,把“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落实到所有专业,通过“抓系统、抓环节、抓过程”真正实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确保隐患整改率百分之百,隐患零欠账。不断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提升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采掘机械化和机电运输自动化、智能化,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为新标准化矿井打好安全基础、做好发展保障!”东坪煤业刘亮俊矿长强调。 辰通煤业:瓦斯治理有成效 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全新的煤炭生产企业。2009年5月根据晋盂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件精神,由四座煤矿重组整合的股份制企业。矿区面积7.020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4348吨,矿井设计储量2346.96万吨,可采储量1493.60万吨,核定生产能力60万吨/年。 “根据2017年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测定结果,我公司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6.07m3/min,属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多年来,瓦斯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公司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瓦斯综合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我们积极提升了通风、抽采两个能力建设,以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为总目标,正确树立瓦斯治理理念,强化瓦斯抽采管理,优化通风系统,积极推进防尘、防灭火工作。利用科技进步,进一步掌握了瓦斯治理的主动权,实现了瓦斯“零超限”,杜绝了通风瓦斯事故的发生”。辰通煤业李建忠矿长介绍到。 瓦斯治理有方法:首先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将原回风井与原主斜井功能对调,并对回风井进行改造,增大了通风断面,减小了通风阻力,矿井的最大风量由2800m3/min提高到5000m3/min;矿井在未完善抽采系统时,掘进回风流瓦斯浓度一般在0.8%报警浓度的边缘,采用边掘边抽的抽采方式后,煤层瓦斯含量得到了有效降低,抽采后,掘进回风流瓦斯浓度降为0.4%左右,总回风瓦斯浓度保持在0.3%左右。有力保证了井下安全生产;随着2016年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的实施,面对多年开采布局的淘汰,对于解决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问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此公司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多次到大型煤炭企业学习、请教,最终确定在井下建立了瓦斯抽放泵站,对上隅角瓦斯进行专门抽采,同时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能有效保证上隅角瓦斯不超限。 瓦斯保障有措施:为了有力保证矿井瓦斯抽采达标各项工作的到位,辰通煤业专门建立了一支专业、专职瓦斯抽采队伍,确保抽采达标规范化;同时,公司抽调技术专业人才成立瓦斯实验室,对煤层进行采集,分析煤层内瓦斯含量、压力等数据,并针对性的制定抽采方案,经抽排后再进行煤层内瓦斯相关数据的分析,经过抽采前、后数据对比确保瓦斯抽采达标,公司对煤层瓦斯含量、压力等相关参数进行常态化测量,实现了“预测预报”验证抽采效果。 瓦斯利用有突破:公司为了将瓦斯变废为宝,与北京扬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瓦斯发电项目,现该项目已编制完成节能评估、安全预评价与可研报告,项目计划投资3500万元。瓦斯发电项目协议的签订,可大大解决瓦斯目前全部排放到空气中的难题,即增加了公司收入,又为环境建设助力,该项目是盂县转型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晋盂煤业(集团)逆势突围、创新驱动的特色工程。 路家村煤业:“三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盂县路家村煤业有限公司按照“企业转型、文化升级”的要求,持续深化“三基”品牌建设不动摇,将班组建设引入“三基”品牌进行系统打造,不断为“三基之源”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虽然我们在班组‘三基’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与物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部分员工对班组“三基”建设工作概念不明确,认识不到位;班组工作抓得还不够扎实,管理粗放,波动性大;“三基”建设工作制度适应性较差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等,都是我们面对的不足”矿长崔计民坦言,并结合自身管理经验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加强煤矿企业班组民主作风建设,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的议事原则和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集体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凡集体作出的决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凡涉及到“工资分配”、“自有资金使用”等敏感问题要及时向员工公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廉洁自律,加强修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 按照管理创新,目标管理的理念,不断向广大员工灌输区队(班组)“三基”建设理念,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实施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有极少数员工的认识不到位,要给员工讲清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和重大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向“0”奋斗的目标以及树立正确是非观和讲清民主公开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提高员工思想素质。 煤炭企业要以“员工行为规范”为准绳。加强自我行为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强化沟通,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法规、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预防和处理、避灾自救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采煤、掘进、机电、通风、运输技术人员的培训及采掘员工技术的培训,使其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通过加大绩效考核力度,适度拉开差距,迫使其学习业务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达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积极开展“帮带活动”,以技能高的带技能低的,使员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成长,自发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煤矿的“管理人才”、“技能人才”。 煤矿班组“三基”建设工作,要以“人性化管理”为突破口。在学习上,要求员工,按时参加区队党政组织的安全政治学习,按时参加支部党员大会,严格按“排班流程”进行排班;在工作上,要努力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使其爱岗敬业,工作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干好本职工作;在思想上,要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事非观”,“荣辱观”,克服消极的抵触情绪,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煤矿企业要不断地在观念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流程创新上下功夫,做到执行“逗硬奖惩”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积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的基本功,进一步促使煤矿班组“三基”建设工作更上新台阶。 石店煤业:浅析安全文化建设“十不足”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它是让其他安全建设和安全发展的要素加以融合的粘合剂。“近几年来,我们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态度不可谓不注重,投入不可谓不足额,考核不可谓不严格,但在效果的体现上还是不尽人意,我认为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矿长贾瑞军谈到: 第一个不足是领导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而这一不重视所带来的最大的后果就是让安全文化建设失去了组织基础,继而流于了形式。更大范围内弱化了员工们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领导在组织、安全文化等软件建设上重视带头还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不足是缺乏计划。相比于在实质工作上,安全文化建设的确不好用具体的指标来计划和考核,但难制定并不等于不能制定,只要心中想着这一计划,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地加以制定,反之不能制定,在这一点上,我们其实犯了懒惰和逃避责任的毛病。 第三个不足是不接地气。现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的人力和物力上投入并不小,走的依然是一种形式大于实质的老路子,不接地气,安全文化的生命力也就不会得到蓬勃式的体现。 第四个不足是不能坚持。在这几年之中,经过近几年上级在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及部分企业投资的不断加大,企业受了益,员工自然也增强了获得感和使命感,良好的局面,没有一如既往地坚持,使得安全文化建设也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了。 第五个不足是没有创新。现在,我们在安全文化建设上还是内部文化提炼,外部文化借签的传统手段,缺乏创新,文化建设活跃不起来。 第六个不足是孤立了安全文化建设。现在,大部分企业文化建设阵地被闲置。随着所闲置阵地的逐步增多和闲置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导致安全文化建设就被相应的孤立了,文化阵地得不到进一步巩固和延续,作用被轻慢,身份被孤立,某种意义上,最大的受害方还是企业。 第七个不足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没有培养必要的安全文化建设队伍,安全文化建设之于当下的企业发展,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大软肋,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其的强化,自然也需从最基本的要素抓起,这就是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两点也是我们建设安全文化十分欠缺的两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我们煤企员工,应该有突破这一难关的勇气和决心。 第八个不足是不相信安全文化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我们是不会运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从实质上来讲,我们其实就是不相信安全文化固有的功效。借十九大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这一号召,我们也应该在安全文化建设上立起坚定的信念。 第九个不足是没有对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不足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整改。对存在于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整改上,我们缺乏必要的自觉性,有建设就必然会有不足,只有发现不足,整改不足,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十个不足是不注重研究安全文化,不注重运用研究成果。这几年,我们搞了很多次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提炼和经验交流,由于我们的提炼多是粗浅的总结,交流多是泛泛的触碰,真正的研究成果并没有被我们开发出来。今后我们应从根本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研究的课题加以重视和组织。 跃进煤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更是煤矿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需要,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大事故屡禁不止,人的违章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重大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为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联系本矿实际,我们采取了以下推进措施”跃进煤矿尹建兵矿长谈到。 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求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工负责,层层落实,切实构建起安全文化管理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党政工青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发挥整体效应,进一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解决员工思想顽疾,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听诊器”和“手术刀”,做到班前、班中、班后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党、政、工、青团一起抓,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浓厚氛围,使广大职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形成有效的安全文化的学习机制;通过编织党政工青团齐抓共管的科学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强化现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形成完善合理的管理机制;通过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和安全教材为重点的安全培训,形成良好的安全培训机制;通过设立专职机构,专职人员,对安全文化深入研究、整合提炼、导入实施及成果推广转化等工作,形成不断研究创新机制。 通过推行走动式管理,要求管理者从办公室走出来到现场去,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纠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超前防范,准确指挥的能力。 通过安全行为养成训练,使员工逐步养成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乘坐提升运输设备、防灾避灾、主动学习磨练、安全作业、自我身心调整等安全行为的自觉习惯。 通过对职工进行声势浩大的和扎实细致的安全教育,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切实做到:主题鲜明集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环境。 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高标准安全生产,切实把人的行为规范化、现场管理的精细化、生产装备的科技化凝结起来,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型管理的转化,逐步形成本质安全化、超前预防型为主体特征的现代企业安全文化。 通过强化班组安全文化的前端建设,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班组的主观能动性,使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 通过发掘企业员工丰富的安全文化建设素材,特别是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安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充分发挥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安全文化愿景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共识,变成共同信仰。 目前,随着跃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逐渐形成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管理格局,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隐患治理“五落实”、处理事故“四不放过”等一系列煤矿安全文化范畴,在跃进矿初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