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恰逢全省公路煤炭销售体制改革,作为以贸易物流为主营业务的寿阳公司,面临着最为艰难而复杂的局面,后退一步就会被整合重组、经营堪忧;向前一步或许能寻求突破、焕发生机。生死关口,如何抉择?“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然就是死路一条!”寿阳公司经理王文广坚定地说。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摒弃“等、靠、要”思想,用3年多时间,初步走出了一条无自有煤源做支撑的煤炭贸易物流新路径。 精准发力做实做优“两个市场” 对贸易物流来说,做实上游的资源市场和下游的终端市场至关重要。 无自有煤源,上游的资源市场面临困难,如何解决?公司领导一致认为,必须强化与集团煤矿及其他煤矿、加工洗选企业的合作,增强资源掌控力,促进资源采购保量增效。为此,公司先行先试,与具有客户资源、煤炭资源优势的三家股东共同组建了广远煤炭物流贸易有限公司。广远公司既是集中采购平台,又是拓展用户的桥梁。自组建以来,公司有效拓展了下游用户,争取煤矿量价挂钩政策,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目前与寿阳县域阳煤、潞安等五大集团所属煤矿均签订有采购合同;与集团所属煤矿及陕蒙等地多家煤矿均有采购业务合作。 2017年,公司以陕蒙地区及寿阳县域储量大、煤质优的煤矿为重点,派遣精兵强将进驻各煤矿,掌握煤源市场信息变化,千方百计增加采购量。借助县域煤炭销售信息采集平台收集的各煤矿煤种、煤质、煤价、库存等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努力拓展采购范围,全年共采购县域外原煤、配煤32万余吨,县域原煤149万余吨。 着眼长远,依托终端。寿阳公司在做实下游终端市场上坚持“少而精”原则,以多年来形成稳固合作关系的山东魏桥集团、山东信发集团等为重点,集中精力服务好终端用户、重点用户,派遣销售人员驻厂营销,全面掌握煤源指标、标煤单价、日耗煤量、库存余量等信息,与采购环节保持信息共享,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保证了供应稳定,有效占稳了市场份额,2017年共向终端用户供应煤炭136万余吨,终端市场全面做实。 立足服务平稳运行“两个平台” “煤炭贸易物流的源头在地方、根基在地方、保障也在地方。”王文广说到。煤炭销售体制改革后,原有的管理环节全部撤消,而新的体制机制一直未能建立,寿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决定由寿阳公司、国地税等部门共同参与,搭建煤炭销售信息采集平台和煤炭公路运输统一结算平台。公司秉持“融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借助“两个平台”,化解困境,赢得了自身的发展。 电子监管的覆盖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将县域内各煤矿的吨数和车数等情况一目了然。煤炭销售信息采集平台通过监控系统、随车IC卡对各煤矿销售煤种、吨数、价格、流向、运输单位等信息进行收集,通过互联网将实时销售信息传输到平台控制中心,平台控制中心汇集信息后与税务部门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对销售环节信息的有效掌控。自2017年3月运行以来,公司坚持以做优服务为抓手,修订了业务流程、制订了管理制度、狠抓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全力保障平台平稳运行,确保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有据可查。截至2017年12月底,统计纳入监管范围的10家煤矿累计销售煤炭1165万吨,较同期增加380.52万吨,同比增幅48.5%。在推动平台不断发挥作用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公司主营业务保量增效。 公司人员少、业务量大、进项税风险……这是公司正式投入运行以来,立足服务,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据了解,煤炭公路运输统一结算平台是由寿阳公司所属运通源物流配送公司以无车承运的模式,在平等、协商、自愿的原则下,为煤矿、运输户、用户提供服务,保障了煤矿销售所需运力,确保了用户资金安全。截至目前,已增加运输税700余万元,全年可增加税收1500余万元。在全力确保平台平稳运行的同时,为公司提升配送保障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