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5月29日> > 总第201819期 > C8 > 新闻内容
安全方舟我来造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牛建国 卢洁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求生存、谋转型、促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企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矿长是干事创业的主体,是履职尽责的旗帜,也是科学发展的先锋。矿长的谋略、智慧、创新和担当,直接决定着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经济效益的提升。
  这期的“矿长话安全”栏目,我们走进有着20余年发展史的三元煤业,探寻他们实现建企以来实现安全“零事故”、“零死亡”的奇迹,聆听他们在安全管理上的治企良方。为此,记者采访了三元煤业矿长关林奎。
  “逢坚必攻,有坚必克”是三元煤矿矿长关林奎人生品格的真实写照。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他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在困难时期带领团队、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合力突围,使三元煤业焕发了新生。  

    记者:近期,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上强调,要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全力抓好改革。作为一座有着20余年发展史的企业来说,在推进这项工作的同时,是如何抓好企业的安全工作呢?
  关林奎:我觉得,省委书记骆惠宁提出的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不仅适用于国企的改革,而且还适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这对于我们企业抓好改革、推动安全、促进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们三元煤业公司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长治市南寨煤矿,于1996年6月试生产,1997年9月验收投产。为适应企业长远发展需求,于1999年9月改制更名为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矿井由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正式投产后,随着采煤方法和工艺等环节的不断改进,矿井生产能力由最初的60万吨/年,提升为240万吨/年,2014年10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生产能力为260万吨/年。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先后取得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国家级矿井、山西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荣获中国最美矿山和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荣誉,连续被评为全国安全高效矿井,入选全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
  现在,公司抓安全的方法就是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这句话,不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上,而且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俗话说得好,一切工作都得落实。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为此,我们在抓安全的过程中,不仅是要在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上下功夫,而且还要紧盯安全不放心人,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来维护企业的安全,用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来敬畏生命、关爱员工,用科学的管控体系、严密的制度管理来保障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安全铜墙铁壁,才能经得起风云变化市场的考验。
   
    记者:三元煤业能取得建企以来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您觉得靠的是什么?
  关林奎:据中国煤炭网消息,80%的安全事故都出自员工安全意识的薄弱、安全培训走过场、安全教育只抓表面。因此,加强员工的安全素养、培育一支懂安全、会管理的班组长队伍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三元煤业公司能够取得连续34年安全超长周期这一好成绩,都和抓教育、提素质是分不开的。这些年,三元公司坚持把安全培训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井下员工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培训一个合格一个。
  对于管理层人员,积极地开展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于操作层面的人员,积极地开展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岗位风险辨识与控制、自救互救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安全操作能力,标准作业水平和应急避灾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外单位知名专家、学者等到公司进行讲课培训,组织管理团队到优秀企业去参观学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及好的管理经验方法。进一步推进“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工作,让中高层管理人员走上讲台,下到现场,充分利用带班、检查等有利的时机在现场培训工人。充分利用周四安全活动日进行专项培训,通过生产事故案例警示职工,通过一周安全隐患总结分析岗位危险源,通过安全知识、制度、标准等的学习掌握应知应会,通过每日一题的回顾分析加深培训效果,通过岗位操作达标模拟训练提高实操能力。

    记者:作为一名先后荣获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机电标兵、山西省五一劳动先进个人、山西省煤炭学会科技创新双十佳矿长等荣誉的优秀管理者,您在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怎么做的?
  关林奎:首先我认为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实施问责制是一把利剑,也是安全工作的重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不断线,保持安全重点管控对象和隐患治理力度不减弱,每周一进行顶板、通防、机电运输、防治水等的专项检查,周四进行安全活动日大检查,每月月底组织拉网式不留死角的大排查。同时,我们还突出抓好五个重点,强化现场管理,做实安全基础。
  ——突出抓好瓦斯防治这个重点。作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管理是重中之重。我们坚持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理念。对所有的采掘工作面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根据生产实际,做好矿井各个开拓、掘进期间的局部通风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执行掘进工作面通风安全设施的标准化,重点避免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以及杜绝排放瓦斯时出现“一风吹”的现象,保证工作面风筒的吊挂质量,做到环环必吊,遇口即补,吊挂平直,风筒百米漏风率控制在1%以下。
  ——突出顶板管理与防控这个重点。每旬对井下各巷道进行一次顶板专项检查,对受采空区影响区域按照“十字”观测法及时定期观测,位移较大时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做好顶板管理总结,开展好顶板管理专项会议,保证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项会议,队组每月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项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和纪要。
  ——突出机电、运输安全这个重点。抓好大型设备和机房、硐室的安全管理,完善井上、下机电设备各类保护,消灭失爆,杜绝使用淘汰落后的机电设备及材料,抓好35KV变电所的检修维护工作,做好设备更新消缺工作,保证矿井供电可靠,进一步加强供电安全管理,保证在矿井外部供电电源停电或故障状态下,主通风和人员提升系统供电正常,实现人员迅速升井和井下通风正常。全面推广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进一步完善胶轮车和单轨吊运输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实现辅助运输无轨化、连续化,加强胶轮车检修,保持胶轮车完好。大型设备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进行检修,确保检修维护到位。
  ——突出水害治理与防控这个重点。严格按照“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原则进行采掘工作,认真执行“有掘必探、探钻留痕、见痕掘进、班班确认”的钻探管理要求,保证了掘进回采的安全可靠。强化重点防范,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头面的管控。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专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做到提前预防、综合治理。
  ——突出粉尘防治这个重点。针对矿井生产过程中煤层产尘量大、颗粒细等实际情况,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点等防尘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改造,通过全面推行气水两相喷雾装置、添加“粉尘抑制剂”和使用自动化喷雾除尘装置,有效降低了粉尘浓度;对巷道进行了刷白,既能有效遏制粉尘的附着,又亮化了巷道;对地面所有转载点都加设了封闭式除尘装置,井上下工作面所有产尘环节全部得到了综合防治,粉尘防治取得较大成果。  

    记者:三元煤业连续10年被评为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作为企业领导者,可以谈谈您的经验么?
  关林奎: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长足发展。只有不断加大安全投入,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才能保障良好的安全态势。我们对矿井通风方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中央并列式通风变为中央分区式通风,进一步提升了矿井通风能力,优化了通风系统;改进回采工艺。公司将在三采区建成350米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可有效减少工作面煤柱留设损失量,减少巷道掘进成本,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减少搬家过程中的运输、起吊等环节的安全隐患。积极应用小煤柱开采技术。以前公司煤柱留设12~15m,在已回采完毕的1309工作面,应用了5米小煤柱开采,回风顺槽采空区侧采用锚网、锚索与喷浆、注浆联合加固支护技术,实现支护一体化、荷载均匀化,使巷道达到稳定。1309小煤柱的成功应用为矿井增加资源回收效益6560万元;引进掘锚一体机,提高掘进标准化水平。该设备掘进速度快、效率高,每天掘进18米以上,相当于普通掘进机进度的2倍。
  同时,根据三元煤业实际,对掘锚一体机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在机组上增加了探放水设备,解决了独立探水钻机使用不便的问题;因原机组帮钻滞后3架,造成片帮严重,将原帮钻拆除,重新安装液压钻机用于打设巷帮锚杆,解决了片帮问题。通过改造,使其更加实用,起到了减人提效的效果,最高月单进506米,掘进工效增幅40%;提升矿井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辅助运输实现胶轮化,减少了多部绞车运输上的安全隐患,还解决了职工上下班的乘车问题;采煤工作面支架安装中运用液压起吊梁、就位转向装置,消除了大型设备起吊中脱钩、崩绳、人工操作等隐患问题。矿井形成环绕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井下无线通讯、瓦斯智能检测等系统。安装了皮带运输、供电、排水、通风、压风自动化系统,实行地面远程控制,实现中央变电所、泵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无人值守;研发新技术,推进粉尘治理标准化达标。结合集团提出的“源头入手、综合治理、技术创新、落实到位”的工作思路,公司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防尘等区域进行综合改造,研发了“气水两相喷雾”添加“粉尘抑制剂”新技术。此项技术革新项目,既保障了工人身体健康,又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被集团公司定为综合防尘示范矿井。

    记者:三元煤业公司是晋能集团首个全国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请您谈谈是如何抓安全文化建设的?
  关林奎:我们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崇尚安全、敬畏生命、行为规范、自主保安”安全核心理念,以“人人尽我所能、共筑平安晋能”为愿景,以“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奉献社会绿色能源”为使命,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在具体工作中,总结提炼的一些好做法,如“班前会”模式、“班组长七步工作法”、“文明生产三要素工作法”、“三严两法一卡”等,各种安全制度、各专业标准化标准、员工岗位操作等得到进一步规范。将“安康杯”竞赛活动与企业安全文化有机结合,开展“机电运输安全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在五月、六月安全月等活动期间陆续开展“安康杯趣味运动会”、“安全主题演讲比赛”、“书法摄影比赛”、“安全慰问演出”、“技术比武”等一系列安康杯活动,将安康杯竞赛活动引向趣味化、常态化。通过广泛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先进工作法征集推广、班组经验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凝聚职工安全智慧,推动班组安全建设。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安全氛围继续以《工运之声》等为宣传载体,向广大职工宣传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新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职工健康权益。
  为此,我们多措并举优化通风系统,建成地面瓦斯抽采系统,成立专业瓦斯抽放队伍,引进千米钻机,制定适合本矿特点的瓦斯治理方法;建成了集团首座防尘示范矿井;推行新工艺,建设357米超长放顶煤工作面,推行了小煤柱开采及沿空留巷技术,引进掘锚一体机,提高了掘进工效;建设监控数字化矿井,实行地面远程控制,实现了中央变电所、泵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无人值守。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防尘等区域进行综合改造,研发了“气水两相喷雾”添加“粉尘抑制剂”新技术。此项技术革新项目,既保障了工人身体健康,又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被集团公司定为综合防尘示范矿井。严格落实班评估制度,以班评估制度为抓手,实现班组、岗位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进一步完善用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奖罚激励机制,用激励机制提高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综合利用了各种资源,提升企业安全装备水平,走出一条具有三元煤业特色的“系统科学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建设之路。

    记者:三元煤业公司作为一座高瓦斯矿井,在安全管理上有很多亮点?您能给介绍一下吗?
  关林奎:在安全管理上,推行了安全管理量化系统。该管理系统运用“木桶”安全原理,通过每日隐患的整理、汇总、分析,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管控、分析评估。对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和措施,明确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通过一年以来的试行,该系统对我公司的安全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系统简便实用,便于职工掌握。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持仪,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持仪学习,掌握岗位危险因素和作业规范,保证了每个员工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按什么标准做,切实形成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格局。同时,我们还推行了“挂帐式安全管理办法”。对首次轻微“三违”和出现小问题的人员不做处罚,安全科开具“安全挂帐通知单”,进行挂帐登记管理,若一个月内出现类似错误,则连同上次挂帐处罚金额一并进行处罚。一个月内不犯类似错误,则挂帐通知单撤除,对挂帐人员进行销账,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对出现严重违章和较大隐患的部门和人员则实行责任连带追究,通过培训、降职、免职等办法进行管理。实行《严重三违和重大安全隐患处理方法》,彰显了红线制度的“硬性化”,“一人违章、全队受教育”,达到了抑制隐患、减少违章的目的。

    记者:您认为要做一名新时代称职的矿长,需要有哪些素质或能力?
  关林奎:矿长作为领路人,就要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去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打铁全凭自身硬,履行好矿长这份职责,就应内外兼修,提高素养,以实际行动做好样子、树好威信,具备“行得正、坐得住、沉得下、抓得准”的本事。引用山西煤监局卜昌森局长的一句话,“面对新的形势,做一名优秀的矿长,最基础的工作是确保安全,最根本的任务是管出效益,最难得的品质是放眼长远,最有效的途径是带好队伍,最现实的要求是发展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