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5月22日> > 总第201818期 > C7 > 新闻内容
煤矿专业名词解释和基本知识汇集(三)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9)循环风: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次进入同一部通风机的进风流中。
    10)上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
    11)下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上向下流动的通风方式。
    12)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在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5%时人员撤离。
    13)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和高瓦斯矿井的总称。
    14)瓦斯涌出: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气均匀的放出瓦斯的现象。
    15)井下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具体规定:
    (1)在进入被串联的工作面风流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得超过0.5%。
    (2)当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超过1.0%、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16)瓦斯(二氧化碳)喷出: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异常涌出的现象。在20米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每分钟,且持续时间在8小时以上时,该采掘区既定为瓦斯(二氧化碳)喷出危险区域
    17)岩粉:专门生产的、用于防止爆炸极其传播的惰性粉末。
    18)煤(岩)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19)等级孔:抽象概念,想象在一定空间或无限大空间作为一个面板,而面板上有若干孔眼,风流经过孔眼的风量或风速,具体有公式计算。
    20)瓦斯积聚:体积在0.5立方米瓦斯浓度达到2%以上叫瓦斯积聚。
    21)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22)矿井反风分:全矿井反风和局部反风。
    23)采掘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要求: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区措施。
    24)防尘风速:从防尘角度考虑最适宜的风速为1.2~1.6m/s。
    25)水灭火注意:用水灭火时必须瓦斯浓度不超过2%。
    26)瓦斯爆炸条件:瓦斯浓度5%~16%,温度650℃~750℃,氧气浓度12%以上。
    27)煤尘爆炸条件:煤尘浓度45~2000克/m3,温度610~1050℃,氧气浓度18%以上。
    28)高(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小于或等于)10立方/吨,或绝对涌出量大于(小于或等于)40立方/吨。
    29)煤尘堆积标准:厚度超过2mm,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
    30)积水标准:深度超过10公分,长度超过5m的污水。
    31)消防管路安设标准:地面消防水池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其他管路每个100米设置一个三通阀门。
    32)隔爆水袋安设标准:隔爆实施指(隔爆水幕、隔爆水棚、岩粉棚和自动式隔爆棚)。
    水袋边缘与巷壁、支柱、顶板(梁)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0mm,水袋与顶板(梁)的距离不大于1.0m。水棚排间距为1.2~3.0m,水袋底部距顶板垂直距离不得大于1米。
    (1)主要水棚水袋内水量应保证60L,水袋总数不低于104个(考虑水量不足),每排吊挂4个水袋,总用水量不低于400L/m3,棚区长度为41.6~50米。.
    (2)辅助水棚水袋应保证60L,水棚总用水量不低于200 L/m3。棚区长度不得低于20米。
    33)局部通风机安设标准:
    安设到新鲜风流处距回风口距离不小于10米,离地高度大于0.3m。
    34)工作面除尘:井下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有完善的喷雾降尘装置,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主要进风大巷进风斜井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不超过30m,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超过50m。
三、运输系统及罐笼系统
    1)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2)机车:架线电机车、蒸汽机车、蓄电池机车内燃机车总称。
    3)电机车:架线电机车和蓄电池机车的总称。
    4)单轨吊车:在悬挂的单轨上运行,由驱动车或牵引车(钢丝绳牵引用)、制动车、承载车等组成的运输设备。
    5)卡轨车:装有卡轨轮,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
    6)齿轮机车:借助道床上的齿条与机车上的齿轮实现增加爬坡能力的矿用机车。
    7)胶套轮机车:钢车轮踏面包敷特种材料以加大粘着系数提高爬坡能力的矿用机车。
    8)提升装置:绞车、摩擦轮、天轮、导向轮、钢丝绳、灌道、提升容器和保险装置等的总称。
    9)主要提升装置:含有提人绞车及滚筒直径2m以上的提升物料的绞车的提升装置。
    10)防坠器:钢丝绳或连接装置断裂时,防止提升容器坠落的保护装置。
    11)挡车装置:阻车器和挡车栏的总称。
    12)挡车栏:安装在上、下山,防止矿车跑车事故的安全装置。
    13)阻车器(挡车器):装载轨道侧旁或罐笼、翻车机内使矿车停车、定位的装置。
    14)跑车防护装置:在斜井巷内安设的能够将运行中断绳或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装置或设施。
    15)最大内、外偏角:钢丝绳从天轮中心垂直面到滚筒的直线同钢丝绳在滚筒上最内、最外位置到天轮中心的直线所成的角度。
    16)常用闸:绞车正常操作控制用的操作(工作)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