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辉,晋煤集团供电分公司南苏变电站副值班长。一个月前,他还是机关驻地变电站的一名正值班长。从机关驻地到远离基地大本营的边远站点,从正值班长到副值班长,刘艳辉感受到的不是失落,而是被先进技术装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充盈着,焕发出更加浓郁的求知欲望和工作热情。
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晋煤集团加快推进“二次转型”的背景下,他们坚持专而精、精而强的原则,牢固锁定打造职业化供电团队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队伍梯队培养建设,推进人才内部合理、规范、有序、高效流动,营造促进人才竞相干事、竞相创效、竞相成才的良好局面。
和刘艳辉一起,还有11名年轻员工从机关驻地变电站充实到人员更为紧张、生产任务更为重要的边远站点。“以前所在的变电站,供电量负荷小,操作简单,工作压力也小,年轻人在提高业务方面‘吃不饱’,感觉有力气没处使。现在任务多、压力大,再加上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真的特别充实。我相信,只要足够努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刘艳辉道出了所有年轻人的心声,一位员工讲述了一天的时间分配:上班期间立足岗位,扎扎实实向师傅们精学业务知识;业余时间就在实训基地,动手解决各种问题和隐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快的成长,使自己成长为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与个性化的成长相比,培训是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有力措施。供电分公司坚持实操培训和理论培训紧密结合,既抓好基本技能培训,又突出应急事故处置、救助、防护等实用技能培训。在培训对象上,既要保证全覆盖,又要体现对技术骨干、班组长的重点培养,还要创新完善对培训效果的检验手段,使培训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同时,基层站点结合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推广“微课堂”“人人都是培训师”等活动,努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争取让人人成为工匠,人人都有用武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