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五一”表彰大会上,潞安集团王庄煤矿边角煤掘进队副队长琚红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月29日,笔者独家采访了奖章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在艰苦环境中学会坚持
当天上午,笔者在王庄煤矿“琚红波劳模创新工作室”,见到了43岁的边角煤掘进队掘进工琚红波。他中等个头,话语不多。当笔者提及获奖荣誉时他淡淡一笑说:“这就是日常工作,没什么可报道的。”
1999年技校毕业的琚红波被分配到了煤矿掘进一线工作,几百米的矿井底下空气潮湿,巷道深处的工作面粉尘弥漫,不仅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而且还随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
进入队组上班第一天,作为一名新工人,琚红波跟着师傅下井,两个人合抬一根工字钢,一根3米长的工字钢重量大约160斤,一天下来两个人抬了18根工字钢,累得他汗流浃背。上井后脱衣服时,琚红波才发现,右肩膀磨破了,鲜血浸透了秋衣。洗澡时,热水浇在上面,肩膀火辣辣地疼。第二天他换成左肩抬工字钢,于是左肩也磨出了血痂。第三天,两个磨破的肩膀替换抬……几个月下来,两个肩膀已经磨出了硬皮,变成了老茧。
琚红波试着问过他的父母:“井下环境太苦了,要不找找关系给我调个工作吧?”其父却说:“你是矿工子弟,别人能受得了的苦,你也应该能受。你要学会坚持。”这一坚持,就是18年。
在探索实践中学会总结创新
几百米深邃漆黑的矿井巷道里,琚红波双腿叉开,仰面注视着顶板,两手紧握着钻机的操作手把。随着刺耳的声响,钻机在他的手中稳当而急速地向顶板靠近,顶板上的煤炭末子和着泥水倾斜而下,在他安全帽顶灯的照射下,形成一道煤雨帘子。
“锚杆外露大于2厘米不超5厘米,预紧力达300钮米,锚杆的四个面紧贴煤墙,锚固力达127千力,顶角锚杆角度15度。合格!钻机进钻时,速度较快,从流出来的黄水可以判定,现在打设锚杆的岩性为泥岩层……”琚红波边操作边与徒弟们交流着。
“这就是我们的琚师傅,他支护过的掘进巷道,验收表上的优良率达到99%,多次被矿上评为示范工作面、精品工作面、免检工作面。他能仅凭钻机钻进时的手感和钻孔流出来的水,判断出煤层厚度,夹矸层数和顶板岩性,从而为整个巷道打钻支护提供依据。”“不仅如此,我们现在使用的‘王庄煤矿锚杆支护工岗位作业标准’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法’都是我师傅总结提炼整理的。”在潞安集团王庄煤矿边角煤掘进队,提起师傅琚红波,徒弟们的自豪感发自肺腑。
从最初进队时听到钻机发出刺耳的呜呜声就发愁,从连钻机把控不稳的“菜鸟”,到验收表上的优良率高达99%,成为锚杆支护的“王牌”,琚红波付出了很多,仅放在家里的学习资料书就有100多本,学习笔记30多本,先后取得了机电维护、矿山开采两个专业的专、本科毕业证书。
“正是琚红波这一高超的打钻技巧,不仅让煤矿井下工作面的支护更科学、更稳固,也节约了成本。他所在的潞安集团王庄煤矿10多年未出现过一次质量事故。”王庄矿掘进队队长这样说道。
荣誉背后是妻子的辛勤付出
琚红波荣誉的背后离不开贤惠的妻子。提及琚红波,在王庄矿医院上班的妻子苗海霞打开了话匣子。
“红波上班太忙,一般早晨5时走了到晚上10时后才回来,下井时间太长。家里的事全落在了我一个人头上,除了上班之外,两个孩子我全都要照顾。我们双方的老人年龄大了,而且体弱多病靠不上,照顾孩子之余,有时候我还得照顾老人。”苗海霞无奈地说道。
“你对他有没有生气和抱怨?”笔者问到。
“生气和抱怨是常有的,但是生气也没用,因为见不到人,生气一会儿气就慢慢消了。当生活和工作发生冲突时他总会想办法克服,一般都以工作为主。”苗海霞说。
如今的琚红波不仅是企业的高级技师,而且拥有“胶带运输机的安全防护网”“掘进机自动喷雾控制装置”等国家专利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篇;多次在全国、省级技术比武中成绩优秀;多次荣获“山西省知识型职工标兵”“三晋技术能手”,并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