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晓龙)进入2018年,同煤集团晋华宫矿强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全力保障矿井安全稳定发展。
强化“三项管理”。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该矿层层压实危险因素辨识预控责任,规范风险因素辨识的评估和管控工作流程,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矿井全覆盖和每周一次作业区域全覆盖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活动,推行了危险因素现场管控台账制、整改处置清单制和连带问责考核制,切实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该矿发挥矿、区、队、班组、员工“五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齐抓共管作用,每周组织一次矿井全覆盖的隐患大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分析定性、下卡督办落实、“三定五落实”治理整改、验收反馈销号、责任追究考核,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落实到位。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该矿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小组,每3天进行一次矿井全覆盖对标检查,持续发力井下现场各专业设施设备及环境的基础整治,帮助区域施工队组找出人、机、物方面的问题,并与当班工分挂钩兑现奖罚,推进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
保障“三项机制”。该矿根据员工职务类别和岗位性质制定了“安全到岗”责任清单、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同时把作业区域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纳入对区队干部的责任清单考核范畴,把“自保、互保、联保”列入对班组长“安全到岗”责任清单考核范畴,把隐患排查工作和“三违”行为作为对全员“安全到岗”责任清单的考核范畴,把各单位月度基础工资的10%切块用于考核“安全到岗”责任清单执行情况,保障“安全到岗”考核机制长效运行;该矿以区队、班组为单元,强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机电防爆知识、职业健康防治、地质防治水知识、“一通三防”知识、涉爆专业人员、班组长任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21种不放心人培训、岗位操作规程和行为规范知识、“管理干部上夜校”等专项培训,通过强化日常指导和考核,保障全员安全培训机制长效运行;该矿搭建了技术创新工作室、首席专业技能工作室、青年人才创新工作室“三个”平台,开展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推广一项新成果、学习一门新技术、改革一项新工艺、创造一项新纪录“五个一”活动,推行了“五小”技术创新成果月报制度、技术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技术能手和科技标兵评选表彰制度“三项制度”,设立了技术创新保障金、“五小”技术创新成果及应用奖、技术能手(标兵)岗位荣誉津贴,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让广大员工看到了学技术的良好前景,激发了全员科技创新热情,保障了科技兴安工作机制长效运行。
开展“五项”整治。开展顶板专项整治,该矿严格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带班巡查,杜绝不按规程支护、不按要求使用前探支护、防倒防坠装置使用不规范、不执行追机移架、不执行安全支护专项技术措施的现象。开展皮带专项整治,规范日常定检和设备巡检,保证每次检修都有计划清单、有责任签字、有报告确认、有验收考核。开展水患专项整治,建立了便于掌握矿井充水条件的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引进了ZYJ-400/130型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和深孔钻机投入到井下使用,变过去的直流电法物探为现在的瞬变电磁物探,实现科技治患。开展运输专项整治,采取分区、错时、专业授权开启、改变行走路线、安监工全程跟踪等措施实现“运输封闭式”管理,同时,严格规范物料出入井二三班作业制度、斜井运输环节交接制度、大型设备运载车辆集体出入井制度,规范安全运输秩序理。开展综合防尘专项整治,针对井下大巷、采掘头面、运输路线、回风巷道等关键岗点推行了洒水灭尘责任清单制管理,有效控制井下产尘源的同时,成立综合防尘队,强化矿井所属防尘系统设施标准化建设日常监管和考核,确保质量达标、操作达标、运行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