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27日> > 总第201811期 > C4 > 新闻内容
放稳安全“压舱石” 驱动发展“新引擎”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卢洁 来虹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武德元年,位于高平市区5公里处的米山镇系古盖州郡治所,领丹川、盖城、陵川、高平四县,商贾云集,富甲一方。1400年后,盖州煤业人肩负着晋能集团和晋城公司转型发展的使命和重托,以“尽你所能、尽我所能”、“一盘棋、一家人、一件事”的理念引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奏响了“科技兴矿、安全高效发展”的时代强音。
  “打造本质安全型、科技创新型数字化、自动化高效矿井是晋能集团晋城公司定位盖州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采访盖州煤业时,矿长赵东亮神态淡定果敢,说话“干巴脆”到不带一个虚词,没有一句客套语。与其对话,就是一个“爽”字。
  怎一个“爽”字了得。这个“爽”字,或许就是晋城公司“一盘棋、一家人、一件事”家文化开在盖州煤业这块黑金地上的一朵矿文化之花。在盖州煤业,班子之间、班子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是按着晋城公司一盘棋的思路,爽爽快快相处,爽快干着同一件事情,整个矿山满溢着朝气蓬勃、昂扬奋进的和谐、健康氛围。这是领头雁赵东亮实干家、好作风的感染,这是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团结的感染,这也是晋城公司“家文化”在矿山的开枝散叶。
  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抓住“安全高效生产煤”、“绿色清洁利用煤”两个关键,坚定走“减”、“优”、“绿”之路,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这是新时代煤炭企业要走好的新征程,探索的新路子,实现的新目标。
  盖州煤业从建矿初期开始,就沿着集团发展的总航向,按照晋城公司“一盘棋”思路规划出的“线路图”和“目的地”,从早、从严、从实着力做好“安全生产”和“科技创新”两篇大文章,“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两项工作成了晋城公司煤炭板块中的样式和亮点。



 
一把尺子 一条底线 一个抓手
三个“楔子”筑牢安全堤
 
  “以‘零轻微伤以上事故’为目标,加强自保、互保、联保工作机制的实行;以‘做合格员工’为底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抓手,突出双预控构建和安全管理,实现矿井安全平稳持续发展。”采访中,安全副矿长黄天才脱口撂出了这个排比句。
  2017年,盖州煤业未发生一起轻微伤以上事故,在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省级验收中取得了94.05分的高分值,并被确定为晋城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创一流样板化试点矿井,开晋城公司煤矿“一级创一流”之先河。
延伸自保、互保、联保工作机制
绩效考核“一把尺子”插到底
  多管齐下抓防范,安全事故仍发生,这似乎已成为困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怪圈”。盖州煤业拔高考核标准,细化考核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努力通过自保、互保、联保动态管理办法来破解这个安全管理工作“怪圈”。
  煤矿制定推行了从对发生轻微伤进行严格考核入手、预防更加严重伤害事故发生的《自保、互保、联保动态管理办法》和《安全绩效考核办法》。不同岗位管理办法不同:井下生产、辅助队组,地面机修组,矿、科级带班领导实行一次性安全风险金抵押,逐月考核兑现;其他科队不实施抵押奖励考核,但出现轻微伤、轻伤要进行事故责任追究,相关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奖罚一律实行就高不就低:出现轻微伤的单位免月度奖,事故班组在场人员抵押金全部扣除,队长、技术员、当班副队长抵押金扣50%,重新抵押;出现轻伤全部免月度奖,事故单位所有人员抵押金全部扣除,重新抵押;带班矿、科领导带班期间出现轻微伤扣月度奖,出现轻伤抵押金全部扣除,重新抵押;矿、科领导实行包队责任制,所包队组出现轻微伤免月度奖并扣除抵押金50%,出现轻伤抵押金全部扣除,重新抵押;后勤矿长不实行包队,所有队组出现轻微伤免月度奖,扣除抵押金20%,出现轻伤扣除抵押金40%;井下安监员跟随所在队组抵押考核奖励,瞒报事故罚款1000元;不参与抵押的其他单位工伤者(含轻微伤)停工3个月,一线人员停工6个月,互保人员处罚200元,分管领导处罚1500元,科队长处罚1000元;参与抵押的工伤者(含轻微伤)停工6个月进行学习教育,并对发生事故的班组长给予免职处分,该班组所有员工年终评先评优进行一票否决;对关键岗位没有“三保”能力的员工,由科、队向矿人事部门打申请,对该员工进行调岗。
  对标一流,加注自保、互保、联保工作的新内涵。对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验收和晋城市局一级创一流矿井验收目标的专业进行自保;对相关联的专业实现互保,对矿井标准化达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和晋城市局一级创一流矿井验收实现联保。
  这种最严格、最详实、全覆盖的自保、互保、联保工作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全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充分调动了全员主动做好自主保安、并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从根本因素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把住“做合格员工”一条底线
用“软文化”解决“硬安全”
  “‘做合格员工’是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始终坚守的一条底线,安全管理能力是员工定岗上岗前必须要通过的一道门槛。”煤矿安全副总工裴志海介绍说。
  “我在煤矿工作十几年了,任何岗位都是轻车熟路,”在盖州煤业,有这种思想的人先要被列为淘汰的对象。任何岗位,任何职务,不仅仅靠经验和工作经历,还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断通过思想素养提升、学历提升、专业技能提升来确保个人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提高;还要充分了解煤矿井上井下各个方面的安全基本条件,以个人素质的提升切合实际进一步强化个人的安全管理能力,然后再根据个人的能力来定岗确职。以“经历经验+不断的素质提升+个人安全管理能力”的动态定岗用人机制来把守“做合格员工”这一条安全管理工作的底线。
  “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技术比武搭台、班前班后教育”……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己、提升能力的平台,构筑了独具盖州特色的大安全格局,基本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大转变。

以“一级创一流”工作为抓手
在“零伤害”上求突破
  作为晋城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创一流样板试点矿井,盖州煤业认真落实“十化”要求,以继续保持优点和特色、大力突破制约瓶颈为工作思路,安全关口前移,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在“零伤害”及岗位操作达标方面求突破,着力为全市煤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先行先试,探索一条样板化、可推广的样式和路径。
  点上发力,以点带面。推行“1234”安全规约。一知:员工知道自己工作区域的安全风险。二会:会排查自己工作区域的安全事故隐患;会熟练操作自救器和灭火器。三懂:懂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要领;懂工作区域内的避灾路线要求;懂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四做:做自主保安的事;做互相保安的事;做群体保安的事;做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的事。“1234”安全规约是盖州煤业自保、互保、联保工作机制的“助力器”,规约推行以来,员工主动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以“1234”安全规约、“三保”工作机制、“做合格员工”以及“六个零”(现场“零”隐患、作业“零”违章、责任“零”空挡、流程“零”漏洞、安全“零”伤害)等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为基础,以期达到以标准保安全、以小安全保大安全的目的。
  面上防控,突出重点。密织大网,构建“双预控”机制。探查认知存在的各类风险,经过辨识评估建立风险清单;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煤矿安全体检等各项安全检查工作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对“三违”人员以“票子、帽子、面子的惩处方式开展“反三违”专项活动,并结合安全绩效考核、自保互保联保考核,从基础上加强对“三违”工作的管控。
  对标一流,狠抓现场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管理的保障体系。本着“学标准、用标准、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员进行培训;对照隐患判定的15个方面62款内容,对7个有关专业进行对标治理;建章立制、完善标准、落实责任,推进矿井整体标准;还特别邀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11个专业执笔人到矿上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按专家指导意见进行井上井下、硬件软件的完善,更深一步有效推进标准化工作。
  强化“三保”工作机制,死守“做合格员工”一条底线,在“一级创一流”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盖州煤业用这“三个楔子”夯基固本,筑牢煤矿安全生产大堤,在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自动化减人 技术创新提效
“双轮”驱动建设现代化高效矿井
  
  “盖州煤业矿井转产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坚硬顶底板条件下的半煤岩掘进,单进水平低,采掘衔接紧张,无法达产达效。为解决采掘接续难题,在充分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后,确定进行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的技术应用,先后在回风顺槽进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截止去年底,已完成留巷2190m,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煤矿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留巷断面最大、留巷效果最好、进行技术创新再设计最多’的样板工程”。盖州煤业总工曹春鹏所介绍的这项推广应用技术,叫“110工法”,即通过恒阻锚索对采煤工作面顺槽进行补强支护,再通过预裂爆破切断采空取顶板与巷道顶板的完善性,使采空区侧顶板沿切逢垮落后成为稳定巷帮,留下一个工作面一条顺槽。
  盖州煤业在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中,在全国煤矿中第一家使用了新型聚能管切顶爆破技术,第一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切缝钻机,留巷成型效果达到最好,在这项领先技术中融入了好几项“盖州元素”,使该项技术应用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安全效果:一个采煤工作面可回收煤炭8.05万t,实现利润5000万元;少掘进一条顺槽,万吨掘进率降低47.6%;少出半煤岩矸石10800m3;再加上由此而带来的采掘衔接平衡,生产效益提高,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若能够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对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特殊地质条件有很好的安全效果,留巷完全在瓦斯和地压的卸压区,对高瓦斯矿井避免了上隅角瓦斯集聚的管理。无煤柱开采资源回收率大大提高;留巷代替倔巷,优化采场布局,大大降低万吨掘进率,每年减少掘进矸石量两万立方,解决了放置煤质贫化、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地面排矸、降低店里能源和钢材消耗等一系列环保节能方面的问题。
  “110工法”只是盖州煤业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的一个典型个例。建矿之初,晋城公司就把盖州定位在数字化、自动化高效矿井来建设和发展,矿井建设从地面到井下、从采掘到传输,每个流程都趋于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动力一步步增强。
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
科技减人提效工作积极推进
  大力推动数字化、自动化矿山建设。推广使用的皮带集中控制,将彻底实现皮带无人看守,只对皮带运转进行巡检,从而减少了井下人员用工。
  井下主水泵房自动化系统改造以及辅运大巷和回风大巷的水仓使用自动排水装置,实现了无人值守,达到了减人增效目的。
跟进井巷和机电运输技术改造
不断提升矿井生产能力和效率
  攻克蹬空区开采技术难题。由于历史原因,9103工作面存在近600m的15号煤蹬空区,而蹬空区位置是井田内地质条件最好的优质资源,煤矿去年初立项进行蹬空开采的课题研究,通过到山东肥城和山西大同参观考察,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进行可行性论证,又通过井下钻孔验证,完成了9103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实施方案,于当年10月底安全通过蹬空区,回收优质煤炭资源40万吨。这项技术在晋城公司及晋城地区尚属首次。
  破解末采技术瓶颈。9102工作面末采阶段,由于机械事故影响和回撤措施巷支护强度偏低等综合因素影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周期来压现象,严重威胁到末采和工作面回撤的进度和安全,煤矿群策群力,制定出锚杆+锚索+单体柱+π型钢支护、炮掘铲车装运的综合处理方式,保证了末采的安全和进度。
  成功过蹬空区、9102工作而末采、沿空留巷顶板稳定性分析、钻孔泄露法和钻孔窥视研判“两带”高度、9103工作面用时17天的成功自主搬家……盖州煤业在井巷作业和机电运输领域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和改造,大大提高了矿井的生产效率。
建立健全全员创新机制
“五小”创新喜结硕果
  按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安全、生产、经营、后勤服务等各环节,找准问题、把握关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坚持改进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积小改为大改,最终实现大提高、大突破。通过开展“双创”活动,进一步降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广泛发动员工,立足岗位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优化结构流程、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员工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各单位及时归纳梳理,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各生产单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小革新”“小改造”竞赛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技术、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在精细化管理、修旧利废、加强回收复用、提升设备利用率上下功夫,降低能源消耗和设备损耗;让全体职工(特别是大学生职工)在工作实践和技能竞赛中锻炼自身能力,发挥自身潜力,早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能手。技术管理部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多出创新成果。
  煤矿广泛性开展的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结出了丰硕成果。2017年,全年完成31项创新成果,其中有6项成果获得上级公司的表彰奖励。
  五年转型路,奋蹄勇当先。盖州煤业在完成“快速建矿破纪录”、“快速提升员工素质”两个加速度后,又马不停蹄自加压力楔牢安全“压舱石”,科技创新驱动动力“新引擎”,在本质安全型、科技创新型数字化、自动化高效矿井建设上先行先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晋城公司、集团、乃至全省煤炭产业实施安全发展、科技兴矿战略积累了经验,探出了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