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精神,是瞄准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永不放弃的持之以恒。恒达公司矸石再造厂厂长申建明就是大伙口口相传的“钉子精神”干部,参加工作以来,像“钉子一样”干活成为他的“标识”,而且还要继续干下去。 28年前,他执著于机械设备的制作与改造,凭借“钉子”般的不屈,毅然捧回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迎亚运煤海之光”灯展的“特等奖”,成为当时煤海的骄傲,他如是说,那都是“过去式”了,说那些干嘛。 20多年后,由他主导、参与、改造的跳汰机液压泵站与跳汰机工作环节自动控制项目荣获集团小改小革“一等奖”;压滤机自动卸料项目获集团“二等奖”;“压滤机高压风过滤装置”项目获得国家使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局有了他的名字,面对这些,他如是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钉子”就是要突破一切困难达到目的。
我是头,我不表率谁表率?
他是厂长,就是几百号人的头。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头,我不表率谁表率? 作为头,他做到了处处起带头作用,时时树立良好形象。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身边的干部和职工。所以,他在工作中率先垂范,积极响应公司、矿党委号召,在恒达党总支的精心组织下,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内容,积极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基建设”中。他说通过学习他特别喜欢“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这些表述,非常带劲,他说,身为干部,不就是这样,只有处处带头,才能带领大家一起开创新天地。 学习上不误,业务上不落。作为厂长,他深知责任重大,全厂职工在等着他“吃饭”,不干可不行。他围绕矸石再选生产实际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制作与改造,深怀着对企业负责,为职工谋利的赤诚之心,践行着他“影响生产的必改,存在隐患的必改,不便维护保养的必改”的“三改”信念,2017年,历史性的使该厂的中煤回收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两个百分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效益增加两倍,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000元,这样的成绩太重太大了。
不琢磨,半点成绩也没有
共产党员就应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他始终以这句话为标杆。 做事情也要像钉子一样,要有不断琢磨的韧劲,不琢磨,半点成绩也没有。 正是凭着一股“拧巴”劲,他总是深入生产现场,查找工艺、设备隐患,认真听取干部职工汇报,了解生产现状,对存在问题积极进行探索。先后完成了改造循环水系统,保证了选煤用水量的持续稳定;改造磁选机入料泵系统及补水管路,实现了中煤产量最大化;改造漏斗筛,进一步便利了生产检修。 他凭借着对洗煤、机电设备运行状况的掌握与了解,在设备管理、维护、修旧利废及技术履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2015对“C型直线振动筛卡扣式筛板”“JQW型旋流器二段调节装置”进行改造,为生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特别是对循环水泵房的改造。由于循环池地理位置狭窄,检修水笼头不便等因素影响,他本着安全、省时、省力的原则,用电动阀门代替循环水泵管路中的手动阀门,使循环水泵的启动由原来的两人10~15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到一个人2~3分钟完成。其次把伸入循环池中的铁管管路更换为软管管路,并自制了吊装支架,这样水笼头一旦发生堵塞,就可以及时通过支架掉起,进行检修,既方便了员工操作,又缩短了检修时间,从而避免了因检修时间过长,影响洗选生产的情况发生。 针对矸石再选厂采用重介浮选洗煤,原材料介质桶内稀释密度的数值,直接制约中煤回收率的现实。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既能减轻工人的工作量,又能使介质密度时刻保持在生产所需的数值范围之内,杜绝中煤流失,成了申建明勇于专研的有一个目标,他积极跑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并尽快拿出了整个系统的改造方案。首先是在便于卸车地段,修建了一个介质库,在介质库内修建了介质稀释池,利用循环水对介质直接稀释,然后通过潜水泵,将稀释的介质打入4米高的重介桶内。如此一改,原来由三个人完成的加介工作,缩减为一个人10~20分钟就能轻松完成。并通过安装介质液位显示器,实现了介质液位密度及时补充调节的良好状态,大大提高了中煤的回收率。
在现场,就是工作常态
到现场,才能找到症结;到现场,才能了解问题。 在现场,是他找问题的状态;在现场,也是他的工作常态。 在现场,也成了厂里的干部职工找他办公时的口头禅。 在面对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对于如何实现数字化矸石再选厂,他认识到必须要结束对讲机遥控,电话联系,跑步观察生产状况的现状,这便成了他攻坚克难的新目标。 为了找到突破点,那一段时间,他几乎每天盯在现场、办公在现场。一次,密控室女工从食堂打饭回来,却发现刚刚还在接电话的申厂长没了踪影。就在这位女工疑惑之时,却听到监视盘背后有响动,转过去一看,他正歪躺在监视盘的地板后,凝神检修着监视盘后的每一条线路。几天后,这名员工所在的密控室增加了几个显示屏,由原来仅能看密度高低的计算机,一下子扩大到了皮带监测、磁选机喷嘴、一层洗介桶是否满溢等等方面的监测监控,让密控室成了名符其实的调度室。同时增加了监测监控网点10多个,监测面涵盖了全厂生产区,连厂区门外区域的车辆出入都纳入了监控范围,进一步畅通了重要部位的衔接,大大提高了生产调度的效率。 一年多来,他总是以厂为家,晚上一两点回家那都是正常事,早上总是第一个上班。他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深入生产一线东转西看,看哪台设备影响生产,哪条工艺流程生产效率不高,因此,他也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工作狂”。 他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钉子”干部,不放弃、不松懈,一锤接着一锤,直到达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