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1月23日> > 总第201749期 > C4 > 新闻内容
顶板管理创新招 现场受控有保障
新闻作者:孙小扁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随着矿井生产水平的提高,锚杆支护技术也不断进步,但成庄矿井下局部区域仍面临着一些新的巷道支护难题。于是,该矿突出问题导向,专门成立顶板支护技术研究组,积极解决巷道支护的技术难题。

  成庄矿在9#煤井底车场巷道施工过程中,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出现大量网兜,锚杆、锚索频繁破断。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顺利推进,顶板支护技术研究组多次深入现场,反复研究,针对9#煤井底车场巷道出现的严重变形现象开展钻探取芯工作,并根据顶板岩层各段岩性对支护密度和锚索长度进行了调整。生产技术科业务员朱德智向笔者说到:“9#煤大巷修正支护设计后,锚杆、锚索破断现象基本杜绝。为验证支护效果,我们还采用钻孔窥视仪对修改支护后的巷道顶板进行了窥视,发现修正后的支护措施有效的控制了顶板离层,支护参数合理,钻探取芯效果明显。”

  随后,该矿地测部门积极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顶板取芯工作,并对取芯方法和工具进行逐步改进,自主研发取芯配件,规范取芯工作流程,全矿推广。据了解,取芯现场必须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岩芯地质编录,通过分析取芯结果,该矿及时调整了九一盘区大巷和53183巷的支护设计,提高了锚杆支护科学性和可靠性,为顶板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了解得知,因为该矿顶板取芯工作效果明显、流程规范得到集团公司的肯定和认可,随即组织了十一个兄弟单位到该矿,对顶板取芯工作相关工器具、取芯芯体辨识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并现场观看锚杆钻车取芯过程,通过沟通交流,促进取芯工作更加规范。

  除此之外,该矿根据安全一号文要求,大力开展顶板异常区域技术研究,下一步计划引进快速、方便的测试仪器,定期对顶板强度进行量化评价,开展全面、系统的煤岩体强度测试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支护设计可靠性,超前管控顶板风险,确保不失修、不空顶、不冒顶的“三不”目标实现。(孙小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煤炭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