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12月26日> > 总第201745期 > C2 > 新闻内容
上接C1版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C1版)在明确产业发展规划上,大同公司决心扭转“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将以“就近整合、安全第一、效益为先、精干高效”的原则,实现煤炭产能质量的提升,从而在做实煤炭产业的基础上,继而延伸产业链条,真正搭建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底。同时,通过积极推广煤矿契约化管理,与煤矿主要领导签订契约,制定计划性指标,确保考核制度落实掷地有声;根据煤矿任务完成情况,反映真正管理效果,通过亏损面清晰找出管理漏洞,为下一年成本管控、资金预算等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
  在煤矿的管理层级和管理体制上,按照集团公司“一个区域不能有两套机构管理煤矿,以及取消三级公司管理煤矿”的明确要求,大同公司从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出发,将煤销国电公司转变为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大同公司与煤销国电子公司因职能设置雷同、管理权责不明而造成的结构性管理矛盾,实现大同公司拥有煤矿所有权与煤销国电公司行使安全管理权的有效分离,使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由此,大同公司与煤销国电公司形成了规范合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权责一体。
  在理顺煤炭运销管理体制上,基于大同公司自有煤矿产能的逐步释放,如何更好地加强自产煤炭的统一销售和管理势在必行。大同公司在成立煤炭销售管理部的基础上,对大同公司现有的公、铁两路销售煤炭公司进行了机构合并和整合,采取“少而精”的原则,以及内部市场化、核算单元化、经营团队化,彻底扭转“吃大锅饭”的经营理念,充分调动起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抓基础
安全源于每一个细枝末节
 
  “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要是《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所要求的,只要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工作所需要的,就要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到位。”
  从今年1~11月份安全形势来看,大同公司所属煤矿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安全形势的平稳势态,其实就源于对每一个细节的高度重视。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大同公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度和周四安全活动日等制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专业归口、责任到人”的原则,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进行对照、归纳、分析和总结,对被列为整改内容的工作坚决抓好闭合管理。
  在压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大同公司进一步强化了矿领导值班、带班制度,严查值班领导擅自脱岗、离岗、违岗问题,严格执行带班领导井下现场“手拉手”交接班制度,决不能出现空档;强化“周四安全活动日”的开展,确保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各煤矿管理团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不间断地定期抽查一线职工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亦或集中组织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包括地面和井下隐患排查治理、煤矿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上级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等,确保安全管理不留死角。
  在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大同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强化“三基”建设,深入开展以提升员工岗位标准意识、规范岗位流程和操作标准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精品”工程建设,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实现精益化生产;深化精品文化建设,增强全员标准意识,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平台,定期进行创新成果优势集成、快速推广,推进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做好安全培训方面,大同公司督促各矿着力推进了“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和“班前三个十分钟”活动,把领导干部上台讲解的过程转化为职工素质提升的过程,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职工素质培训达标机制,持续提升职工安全素质。9月份,公司举办了第二届“同安杯”知识竞赛,有力地激发了基层煤矿职工学知识、抓安全的工作热情。而越来越多的煤矿也认识到,只有严把职工准入关、变化关、入井关、岗位关,切实树立起“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安全工作的基础才会打造得越来越牢固。
  在煤矿专业人才的选贤任能方面,大同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市场化公开招聘,将一批优秀的煤矿专业管理人才充实到煤矿管理的主要岗位。不仅在个人待遇上采取年薪制作为激励机制,而且在人事关系处理上,根据个人工作能力,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其办理人事关系调入手续,极大地增强了管理队伍的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公司的管理队伍也更加稳定了。此外,为保证公司已有煤矿专业管理人员能够最大限度人尽其才,大同公司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市场化聘用程序将其转化为职业经理人,鼓励其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作贡献。
  事实证明,新领导班子履新以来,大同公司以“抓改革、保安全、促稳定、谋发展、转作风、强党建”为主线,以理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为基础,改革路径一线贯穿,改革劲头有效激发,积极创新管理思维和工作方法,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带着问题出发,以目标为指向,切实解决了不少基层一线实际问题,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新方法、新理念,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举措,为自己赢得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