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28日> > 总第201741期 > c5 > 新闻内容
风好正是扬帆时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王波 来虹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1995年建矿,从年生产30万吨迅速提升到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吨的现代化安全高效矿井,先后获得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全国煤炭工业先进煤矿、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工业100强、山西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等诸多殊荣。矿井建设,成为高平市地方煤矿的“风向标”;转型非煤产业,组建神农炎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炎帝陵景区成为高平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山西高平科兴南阳煤业有限公司,太行山上崛起的一颗煤炭新星。

  “如何实现南阳煤业的可持续发展,眼下最为关键的是打造安全高效现代化一流矿井。对标一流,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以标准促安全,以标准促生产,以标准促效益,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探索实践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之路。”电话联系约访时,南阳煤业领头雁申国义淡定而坚决地说。
  南阳煤业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天天抓安全,安全天天抓,实现安全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被国家安监总局列为“安全生产长周期零死亡典型矿井”。在目前进行的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创建中,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该矿井之所以取得令人称赞的安全佳绩,企业的“安全经”是怎样念的呢?日前,记者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走进了创造安全生产6000余天奇迹的南阳煤业,试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文化铸魂:念好安全“紧箍咒”

  置身于南阳煤业矿区,随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安全文化气息:“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通风员、人人都是班组长”,“高标准、细流程、严考核、重闭环”,“防范在先,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确认安全,按章操作”,“安全意识靠培育,安全行为靠养成”,“勤政廉政,以廉保安,以廉促安”的安全格言警句随处可见,时刻提醒着员工下井前注意安全。在调度中心、井口设置的“矿长安全承诺”、“矿长安全寄语”等牌板,将安全第一深深地植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南阳煤业已经形成了一网、一刊、一广播、一会议、一亲情、一宣贯的“六个一”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一网就是企业网站,设立了安全网页,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架起了党总支矿委会与职工交流的桥梁;一刊就是《新南阳》报刊,挖掘宣传安全典型事迹,发表安全管理经验,交流安全心得体会,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氛围;一广播就是在井下设立广播系统,配备了专职广播员,在交接班期间播放动听的音乐和安全小故事,为员工创造舒适、轻松的作业环境;一会议就是每天召开班前会、调度例会、安全分析会议等,交流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方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一亲情就是家人常吹“枕边风”,通过签订夫妻安全联保责任书、举行入井安全宣誓、设立“三违”人员帮教室等形式,切实绷紧员工的安全弦;一宣贯就是将企业标识、安全理念印在信纸、档案袋和笔记本等日常办公用品上,使安全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广大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员工安全行为和安全习惯的养成。
  打铁还须自身硬!要筑牢安全之基,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强化安全培训,持续提高全员素质是关键。为此,南阳煤业按照管理严要求、装备上档次、培训常态化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专业、多形式的培训,有序推进全员素质提升。在图书室增加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机电技术、采矿工程等安全专业类书籍,印发了手指口述、班前会一日一题、安全技能应知应会、人人都是通风员等书籍,让员工在休闲之余能够随时翻阅,不断学习安全知识。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安全竞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员工自学、互学,激发员工比、学、赶、超、帮的内在动力。校企联合举办了煤矿相关专业培训班,开展每天学习一小时、一日一题、一月一考活动,使安全培训多样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技能。针对员工在岗位操作中易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岗位描述法,员工在工作前及工作过程中,必须眼盯、手指、口述“三管齐下”,对现场的环境和设备进行安全确认,在得到安全的明确信息或答复的情况下,方可操作。这样既提高了员工的现场安全注意力,又使员工能够正确识别对象,减少误操作,逐渐养成了“时时处处查找隐患,人人事事预防事故”的良好习惯。通过微信群、班前会、座谈会等渠道相互交流探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批次到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外聘专家到矿授课,组织人员参加行管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领会掌握上级安全精神和行业规定。特别是近年来,集中对全员进行了“两法一条例”的全面性、系统性学习,营造了全员懂法、安全共治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企业对标、员工懂标、全面达标”的良好局面。



对标一流:密织安全“防护网”

  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南阳煤业创新工作思维,善于总结经验,提炼、运用好的做法和举措,并持续探索,密织了安全“防护网”,切实将安全工作放在了心上,抓到了手上。
  制度网。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完善的制度是矿井安全生产的保证。制定出台了具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调度管理制度》、《机电管理制度》等200余项制度,并每年组织人员进行修订,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实施方案》,形成了矿长亲自抓、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常抓,各专业组长对标、达标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岗位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将标准化建设与工作绩效挂钩,定期考核、严格兑现,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对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等三大规程,大力推进基础规范专项整治活动,以“推动一项、达标一项、巩固一项、防止反弹”为目标,坚持每月选定一项整治内容,重点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引导,防止员工因思想麻痹或作业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误操作等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现场管理网。南阳煤业坚持把矿井抗灾的立足点放在现场管理上,以抓现场、管过程、除隐患为突破口,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决策制定在一线、任务布置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重点发挥好跟班队长、班组长、验收员、安监员、瓦斯员、施工员等一线“六员”的骨干作用;不断强化标准执行、严格工作考核,每项工程都按“四定”原则“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间”进行施工,全力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到100%,实现了“机电设备本安化、运输大巷规范化、管线吊挂平直化、作业牌板统一化、安全监控实时化、作业环境整洁化”的“六化”标准。
  安全风险管控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不稳,安全难行”。用心尽力抓好风险管控,安全才有保障。设立了安全风险管控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对照新标准要求,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安全风险辨识“1+4”工作模式(1次年度辨识和4项专项辨识)。通过对矿井全面辨识评估,制定了安全风险清单,共94项(其中重大安全风险9项、较大安全风险21项、一般安全风险45项、低安全风险19项),并在矿调度室门口、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及重要场所等地点,进行公告警示,同时对重要岗位和存在重大风险的岗位人员配备了岗位风险告知卡,让员工了解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同时,对安全风险管理落实情况进行分级检查,并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进行不定期检查,切实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融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努力提高全员事故预防能力,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隐患排查网。“海恩法则”认为,一起重大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隐患是安全的大敌。为此,南阳煤业在矿、科、队、班组、岗位五级排查机制的基础上,对照新标准,结合矿井实际,采取点面结合、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方法,并与当前国家、省、市开展的全面安全“体检”、反“三违”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集中检查、交叉检查、突击检查、巡回检查、“零点”行动等,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监管力度。




注重实效:不惜重金搞创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阳煤业坚持“高投入、严管理、强技术、提素质、重责任”原则,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水平。严格按照标准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实行专款专用。近年累计投入3亿余元建成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先后对瓦斯监控系统、主提升系统等进行改造,采用综采工作面动力中心、综合集成控制平台、综掘机机载临时支护、新型探水钻机、水质快速识别仪、无线电波透视仪和全方位探测仪等先进设备,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改造采煤机、综掘机内外喷雾装置,彻底解决了内外喷雾压力不达标难题;引进成套快速搬家技术装备工艺,缩短搬家工期20天;通过增设井下临时避难点,进一步完善了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以技术为驱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先后实施综放面煤层注水、皮带转弯装置、水文监测系统、沿空留巷技术开采等新技术,并与高等院校、研究院联合进行瓦斯抽采利用等项目研发,特别是综采面通过采用端头支架、使用刀型截齿、增加液压支架前梁插板、缩小支架断面距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时片帮冒顶的难题。沿空留巷技术开采将通风方式由并列双“U”,转变为Y型,彻底解决了上隅角瓦斯集聚难题,工作面巷道布置更加简单优化,减少掘进工程量,缓解矿井采掘关系。同时,在沿空留巷巷道采用顶板超前爆破预裂卸压技术,开展小煤柱开采技术研究试验,开创了高平市地方煤矿沿空留巷开采的技术先河,有效降低了留巷巷道及煤柱采动压力,进一步缩减了工作面煤柱损失,提高了资源回收率。自创综掘机电缆拖移装置,避免了电缆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人员及电缆挤伤事故。其中:改进“综放工作面末采回收通道锚网索支护工艺”项目荣获山西省“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双轮驱动:转型产业稳推进


  2016年5月14日,首届山西高平海峡两岸炎帝农耕文化节在高平炎帝陵隆重举行,让世人的目光聚焦“炎帝故里·大美高平”;2017年5月3日,“问祖炎帝·寻根高平”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在炎帝陵广场盛大开幕,600余台湾同胞同拜华夏人文始祖。炎帝陵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叫响叫亮了“炎帝故里·大美高平”的城市名片,有效带动了全市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企业转型转出了一条新路。
  炎帝陵景区的成功打造是南阳煤业煤与非煤“双轮驱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近年来,面对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南阳煤业一手抓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手抓转型非煤产业的创新实践,探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注重科学谋划、稳妥起步、多元发展,转型项目中还成立了鑫阳建材有限公司、金土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煤矸石制砖、服装、超市、餐饮等多种经营,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转型产业初具规模。
  “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迈向崭新的新时代。进入新时代,闯出新路子,走好新征程,今后,我们将通过做强煤炭主业、壮大转型产业,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精品矿井,为实现企业安全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走好我们煤矿人的新征程!”南阳煤业领头雁申国义在谈到今后企业的发展时这样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