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华宫矿把挖潜堵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手段,通过财务预算、对标提升、精细考核等十条途径,推动全矿降本增效,使企业管理不断趋于科学化、精细化。
该矿建立起“资金收支预算、成本分级控制”模式,根据单位产量计划任务逐项逐级分解成本指标,通过完善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分析和调整、考核与评价工作机制,真正做到责任压得实、指标控得住。
该矿坚持对标管理,形成了500多万字的《综合管理制度汇编》、百万字的《技术参数汇编》、《井工煤矿常见事故预判分析处置》及《井工煤矿常见问题实践经验解读》,使各岗位、各工种、各工序都有了更加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执行标准,避免了因质量问题造成反复用工和无效投入现象。
该矿扩大了考核范围,细化了56个动态达标考核项目,在全矿推行了日考核、周考核及月考核,每周一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会通报考核结果,帮助消耗大的队组调整经营管理措施,今年以来,综采队组的回收复用率提高幅度最大。
该矿成立了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基层调研、现场督查、参加经营活动分析等方式,对全矿各单位各项消耗性指标、成本控制责任制的落实、节支降耗特别是修旧利废工作进行了专项效能监察,今年4月以来,仅监察200A以下开关的修旧利废一项,就节约资金89.3万元。
该矿深挖煤质管理降本潜力,坚持从生产设计、开采、运输、洗选、入仓各环节抓煤质管理,严格执行煤质源头考核,压实了队组现场管理煤质的主体责任。另外,成立了驻洗煤厂工作组,盯原煤洗耗、盯洗选过程、盯洗选工艺,保证以优质商品煤赢得市场和用户。今年1~9月,全矿外运煤炭309.91万吨;煤质增收151万元,比去年全年多增收6万元。
围绕岗位创效,该矿推行材料物资市场化管理,把每月的材料数量和费用消耗预算定额纳入班组核算,以经济指标的形式分解到具体岗位,本着少罚多奖的原则,鼓励、引导员工到岗位挖掘利润源、岗位创造大产值。今年1~9月,全矿仅回收复用创价值1982.6万元,在修旧利废和自制加工创效方面相比去年也有了大幅提高。
该矿设置了技术能手、科技标兵、技能大师“荣誉榜”,推出了涉及创新成果、应用效益、科技论文发表等多个方面的27条奖励措施,鼓励全员参与科技创效。今年以来,全矿累计产生184项。
为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该矿坚持风险隐患五级排查,做到重点部位重点查、关键环节细心查、专项问题专人查、重大问题集体查、重复问题回头查,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造成的消耗投入。尤其针对机电安全,实行了机电设备台账式管理,发挥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督查组和机电事故追查组两支队伍的监管作用,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的形式,帮助生产使用单位分析机电事故原因、完善制度、调整措施、优化流程、提升标准,预防同类型事故再次出现。
该矿在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优化系统,降低了系统维护和管理成本。特别在优化生产系统方面,目前已完成了多个残旧采区的收缩工程,缩短了管理跨度,盘活了大量绞车、轨道、管路、皮带等闲置物资设备,同时还完成了8#层西翼、11#层盘区工作面近万米距离的支护优化工程,每米节省综合成本230元,累计节约230余万元;在优化煤流系统方面,更新改造了转载机、清扫器、皮带电控、综合保护装置等22大项,节约资金610万元。
针对生活后勤管理存在的短板,该矿成立了市场询价调查组,随时掌握进购物资的市场价格,随时对采购回来的物资进行验收,保证购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在物资管理方面也成立了督查组,对照采购计划进行物资入库前二次验收,跟踪核实物资出库后的去向、领用单位、实际领用量,确保物资无丢失。另外成立了民生工程工作组,对全矿所有的民生工程跟踪工程进度,及时掌握工程量和工程实际投入,避免无计划投入和多投入现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