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散人交往,不长也不短,大概五六年功夫,从年龄上讲,应该是忘年之交,但从交情来讲,像兄弟,像哥们儿,你来我往,无拘无束。不在一起工作,但几天不见甚是想念,有一种“相见亦无事,别来常相思”的感觉,有事没事总要打个电话,发个信息。
散人并不散,取此之名,只不过是个文人雅士的字号而已,也显示散人也有文化的范儿,有思想,很高雅,但也有文人的放荡不羁,浪荡不辍。
说散人不散,还不仅如此,是散人勤于思考,作风严谨,干事利落,看准的事,不撞南墙不回头,磨碎碾子累死牛。要的就是这股犟劲,还别说,这犟劲还真能成全事。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个人爱好,散人总能做出点小小名堂。散人在单位是搞宣传文化工作的,个人的爱好是摄影,工作上的事不用说,大报小报,广播电视,各种刊物,总能看到散人的影子。同事点赞,领导表扬,来自北京的赞扬也络绎不绝,散人倒也美不滋滋,个人爱好更不用说,真有一手正经货,散人特有思想,见解独特,俗一点讲是鬼点子多,用方言讲,有点日怪,常常从不一般的角度看世界、想问题,出于散人之手的东西总让人有别样的感觉,刮目相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煤矿,凭着一股犟劲,自己的摄影作品硬是闯进了赫赫有名的平遥国际摄影展,真让人羡慕赞叹、眼气。用什么工作服做相框,拍什么滋味的井下生产,还美其名曰《咀嚼生命的滋味》,《我的心为谁而欢》,真叫一个绝。连专家同仁都翘首称道,简直就是摄影界的一匹黑马,这不,神不知鬼不觉,在散人的世界里,在众人的眼界里突然冒出一个“民国照相馆”,我不知道散人与民国有什么鸟关系,但照相馆却办得像模像样,风生水起,而且名气大振,势头很旺,一张照片能把人引入民国时代,勾起民国思考。
时下人都在玩手机,也不过是看微信,上微博,扫扫QQ群,亮亮朋友圈,散人不一样,有自己的别样耍法,耍出了一个“散居”,可别小看他,“散居”有大作、有思想、有借鉴,一般人还不告诉他。
散人相貌堂堂,却不善修饰,花衣、短裤、拖拉鞋,初一见,你完全没有什么感觉,再一见也感觉不到啥样,但交往久了,你会觉得散人还行,说还行,也许不叫夸奖,但散人确实挺好,忠实厚道,直性率真,看准的事,认准的人那真叫一个说一不二,士为知己者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散人有古人的传统责任与智慧,又有现代人的思维与逻辑,更有超前的见解与敏锐,总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捕捉到有用的东西。散人喜欢诗,时不时也创作小作,时尚,特有时代感,属于超现实派,我认为也属于文坛怪咖,一首小诗可用一两个字完成,简洁清晰,且不失诗韵。我在散人的诗歌中读到了一种在浑浊的世界里已然难得的美好、清淡、善意、纯粹和浪漫。散人的诗素来单纯安静,有时吹起一层小小的涟漪,也能使之复归平静,相由心生,诗人合一,观其人,读起诗,一身傲气中透着一股正气,一身文气中透着一种灵气,心灵裸露在大地,思想在沐浴静雅的文章里迅速成长。
在我眼里的散人,可被分成三个散人,一个是摄影家,一个是诗人,另一个可叫做浪人,当然还有一个勤奋工作的真正意义上的散人。摄影家、诗人自不必作答。关于浪人,也不是无中生有,说其浪,其实是机灵和自由放荡不羁,浪漫洒脱,生活中有味。
散人好酒,有诗说:“刘伶之酒太浅,渊明之酒太深,非深非浅谪仙人,未饮陶陶先醉心”,散人不管深浅,深一把浅一把,饮的是一种格局,品的是一个情调,喝的是一种豪放,一壶小酒,两碟小菜,三三俩俩即可悠然斟酌,虽不是高朋满座,却有着一份独特的淡然与坦荡,虽没有满桌的山珍海味,却有一份家常的甘之如饴的滋味,虽不在豪华的酒楼和单间,却有家一样的温馨和亲兄弟一样的情份,没有相拥相扶的气派和尊贵,却有清贫的气节和体面,不失半点自尊和风度,不在乎喝什么酒,只在乎喝的是酒。散人有时也豪放,左右开弓、猜拳行令、大气不俗,直喝得豪气冲天,仰天大笑出门来,那真叫一个爽浪,真正一个痛快。
百花在为四季着色,霓虹在为黑夜着色,而散人在为朋友着色,使得生活五彩斑斓、芬芳留香,认识散人,不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