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阳,三元整齐划一的厂房昂首挺立,高耸入云的烟囱直指苍穹,袅袅青雾缓缓升腾,化成棉絮,融入蓝天白云,在洒落金辉阳光的映衬下,一个崭新的企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辉映于上党大地之上,浑然天成的形成一帧美景、一副画卷深深镌刻在悠远文化的长幅中……
如今,三元正以昂扬的姿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着标准化治理“进行曲”的有力节拍,在标准化建设的漫漫征程上继续一路向前,高歌猛进……
三元煤业位于长治市郊区,1997年9月验收投产,现核定生产能力260万吨/年。多年来,三元煤业积极践行“赢在细节,重在执行”的理念,健全体系,革新技术、创新管理,狠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这条主线,推行安全量化管理系统,建立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和OHSM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实现了企业管理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准的直接接轨,走出了一条具有三元煤业特色的“系统科学化、技术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之路,实现了企业达标、专业达标、岗位达标,有效地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连续10年被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国家级)矿井。全公司多年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连续七年入围全国煤炭工业百强,并相继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双十佳煤矿”、中国最美矿山、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山西省煤炭科技创新百强企业等荣誉。![]() 以安全为核心
摘安全高效矿井桂冠
走进三元的井口,乌金滚滚而出,诉说着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敬畏人的生命,落实安全责任,完善预控体系,加强督查考核,确保企业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塑造自我安全型员工,打造平安晋能”的光彩业绩,为此也赢得了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桂冠。
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组,总经理担任组长,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和各专业组等管理机构,负责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实施、检查和考核等工作。公司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效工作纳入煤矿管理考核体系,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有监督、有考核,形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强大合力。
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管理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包保制度。年初,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全年的工作目标。按照“横向分工负责、纵向逐级负责”的原则,对全年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厂队、厂队保科室、科室保全公司的目标责任包保体系。从公司领导到职工,都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负责,将每一条巷道、每一台设备,都划分到相应的责任单位。各厂队将责任区域和每台设备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在每条巷道和每台设备上都进行挂牌管理,标明区域、(巷道)设备名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贴有当班责任人照片)。
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体系。在《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基础上,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具体执行要求》,对每个专业逐条细化解析,明确了要求,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编制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管理手册》,涵盖了30个部门,岗位标准涉及全公司440个岗位,实现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事项都有具体的标准和执行要求。同时,制作了《员工安全操作卡》,把岗位标准化内容及职责等制作成卡片,方便员工随身携带、随时学习、规范操作。
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体系。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考核基金。为提高基层单位对标准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原工资分配办法的基础上,单独设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项考核基金800万元,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逐月考核,季度兑现;推行标准化积分制考核。对造成问题的人进行处罚,对查找问题的人进行奖励,运用经济杠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发现和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积极性;严格奖惩兑现。公司规定每月最后三天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安全科对查出的问题分类、分单位登记建档,考核结果和单位领导的“票子、面子、帽子”挂钩,和职工的收入挂钩,极大地促进了我公司标准化工作。使员工实实在在感受到标准化工作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形成了促进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的利益驱动机制。
以“三基”为载体
为标准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永无止境,每天都是新的起点。三元煤业强化“三基”建设(基础、基层、基本技能),本着立足实际,按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通过多年持续的投入,不断提高安全装备水平,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保障水平。
加强基础建设。主要是通过优化生产系统,抓好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工艺流程更合理,及时淘汰落后装备、工艺和方法,实现基础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科学性、标准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通风系统。公司于2012年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后,对矿井通风方式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中央并列式通风变为中央分区式通风,进一步提升了矿井通风能力,优化了通风系统;改进回采工艺。公司将在三采区建成350米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可有效减少工作面煤柱留设损失量,减少巷道掘进成本,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减少搬家过程中的运输、起吊等环节的安全隐患。积极应用小煤柱开采技术。以前公司煤柱留设12~15m,在已回采完毕的1309工作面,应用了5米小煤柱开采,回风顺槽采空区侧采用锚网、锚索与喷浆、注浆联合加固支护技术,实现支护一体化、荷载均匀化,使巷道达到稳定。1309小煤柱的成功应用为矿井增加资源回收效益6560万元;引进掘锚一体机,提高掘进标准化水平。该设备掘进速度快、效率高,每天掘进18米以上,相当于普通掘进机进度的2倍。同时,根据三元煤业实际,对掘锚一体机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在机组上增加了探放水设备,解决了独立探水钻机使用不便的问题;因原机组帮钻滞后3架,造成片帮严重,将原帮钻拆除,重新安装液压钻机用于打设巷帮锚杆,解决了片帮问题。通过改造,使其更加实用,起到了减人提效的效果,最高月单进506米,掘进工效增幅40%;提升矿井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辅助运输实现胶轮化,减少了多部绞车运输上的安全隐患,还解决了职工上下班的乘车问题;采煤工作面支架安装中运用液压起吊梁、就位转向装置,消除了大型设备起吊中脱钩、崩绳、人工操作等隐患问题。矿井形成环绕全矿井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井下无线通讯、瓦斯智能检测等系统。安装了皮带运输、供电、排水、通风、压风自动化系统,实行地面远程控制,实现中央变电所、泵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无人值守;研发新技术,推进粉尘治理标准化达标。结合集团提出的“源头入手、综合治理、技术创新、落实到位”的工作思路,公司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运输转载防尘等区域进行综合改造,研发了“气水两相喷雾”添加“粉尘抑制剂”新技术。此项技术革新项目,既保障了工人身体健康,又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被集团公司定为综合防尘示范矿井。
强化基层管理,确保标准化工作落实到现场,落实到班组。认真地结合基层工作及生产实际,学以致用,强化基层建设,构建团结和谐班组。通过大力开展安全理念引导、亲情文化渗透、安全行为养成、素质技能提升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技能型、安全型班组,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形成丰富多彩、独具三元特色的班组文化。在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基础上,推行了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七步法”,即会前摸底、会上交底、入井前和上岗前查看、班前确认、班中巡查、交班前验收和进行安全交接、班后总结;在各基层队组实行“三六制”生产工作制度。按照集团提出的煤矿安全生产“六大阶段性”目标要求,2014年8月取消夜班生产,在掘进队组采取每天两班生产、一班检修的模式,每班由原来的8小时减少为6小时,解决了职工休息不好、疲劳作业的难题。取消采掘队组夜班,产量和掘进进尺没有减少,效率反而有所提高,违章和事故也减少了,真正达到了减人提效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减人增效、人本管理。
提升基本技能。职工基本技能的提升是以贯彻规程、标准、基本行为规范为重点,促进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职工基本技能。通过强化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员工标准化作业能力。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公司大力开展“学标准、用标准”活动,去年至今举办五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班,共培训1600余人。邀请专家、学者到该公司讲解标准化中的各专业内容,为职工学标准、懂标准、干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强化职工实操培训。公司先后建成了2个实验室、1个特种作业实操室,1个职工培训实习基地,承担新工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岗位练兵等任务。积极推行了“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培训法,科队长、公司领导承担讲课任务,同时结合岗位对标,实现了由课堂培训到现场培训,由传统考试到实际操作考核的转变。实施了“三个一”培训机制: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测”、“每月一考”。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各厂队把每日一题、每周一测“搬”到班前会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质量标准化知识、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培训,并采取一问一答以及“每月一考”的方法进行巩固。“三个一”培训新机制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和“五小竞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奖,通过经济杠杆来鼓励职工学技术,参与小改小革、技术创新,掀起了职工学技术、学技能、重创新的热潮。其中有11项技术创新、26项“五小竞赛”成果被采纳运用,分别给予了500~6000元奖励。其中,井下多功能餐饮胶轮车、自行式自动拌料机、换装点起吊装置被山西省工会评为“五小”竞赛三等奖。还有许许多多的职工小发明、小创造都在矿井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费用开支,而且有力提升了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水平。
以创新为驱动
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来,三元煤业始终没有停止科技创新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系统科学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建设之路。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在管理。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三元煤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创新推行了量化管理系统和“挂账式管理办法”。
推行量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电子信息化手段,实现标准化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总结的动态闭环管理。将采、掘、机、运、一通三防等各标准化专业进行分类,将标准化问题细化、量化。系统通过井下环网实现无线网络,由井下手持仪、井口隐患录入触摸屏、井下基站、身份识别卡等设备组成,经无线发射基站,完成对问题的发现、三定、审核、处理、复查、督查的流程化管理,并实时监测当前的处理状态,通过综合自动化和信息化平台进行远程控制,对各类异常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处理,该系统的运行有效地推进了公司标准化管理水平。
实施“挂账式管理办法”。对首次违反标准化标准要求,出现小问题的人员不做处罚,安全科开具“安全挂账通知单”,进行挂账登记管理,单位问题挂账科队负责人,个人问题挂账个人。若一个月内出现类似问题,则连同上次挂账处罚金额一并进行处罚。一个月内不出现类似问题,则挂账通知单撤除,对挂账人员进行销账,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
2015年,三元煤业在煤炭市场需求放缓、煤炭价格低位运行的艰难形势下,实现了全年利润3.94亿元,这一绩效令许多煤企深为赞叹和艳羡。
2016年,国家四部委进行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制定了276个工作日制度,国家发改委采取适度微调政策,稳定煤炭价格和供应,三元煤业又作为全国安全高效矿井,成为首批全国74座先进产能释放矿井之一。在晋能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用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公司的发展传奇,取得了又一次的辉煌成果。
2017年,三元煤业已经形成了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指导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一个生气勃勃、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化矿井,正崛起在上党大地上!上党大地的三元人,用与天为党的宽大胸怀走向未来,太行山麓的三元人,用太行山一样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正在把未来的梦想化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