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28日> > 总第201711期 > C4 > 新闻内容
恪尽职守 不忘初心
新闻作者:通讯员 王恺君/文 郭斌/图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仁利,他能够想企业之所想,及企业之所及,一步一个脚印的带动着每一个人,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他为他热爱的矿山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矿山工人,一份平凡的工作岗位,他却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着他的不平凡。辛勤的工作中总能看到他那憨厚的笑容,而在这灿烂笑容的背后,让我们看到的是他那光彩夺目的人生闪光点。
        “这矿是离投产不远了!”临汾公司金辛达煤矿的机运队队长王仁利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话面带微笑的说道。金兴达煤矿做为临汾公司今年重点建设的煤矿之一,目前已经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能否早日投产达效,关系到临汾公司整年的经营计划,而王仁利就是金兴达煤矿背后默默付出的一个缩影。

多措并举强队伍
 
    今年是王仁利来到金兴达煤矿的第四个年头了,“别看现在咱机运队有六七十号人,那会儿刚来的时候,俺们机运队真就是五六个人、七八条枪这么个情况。”王仁利说道。要说如何拉起的机运队这支建矿初期唯一的自有队伍,王仁利那可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之前在黑龙江江西矿务局就一直从事机电工作的王仁利,在金兴达煤矿建矿初期,作为技术骨干被招聘进矿。“刚来的时候,那一路晕头转向的颠簸,那望不到尽头的石头山,心里真的是打起了退堂鼓,但转念想想跟着自己的几个工友,要是不干出些名堂来,真还就是对不住这些个工友们啦!”王仁利说道。面对人员缺少的情况,王仁利迅速向领导汇报,开始了“招兵买马”,但如何才能挑得到个儿顶个儿的人才,王仁利自己有一套标准。“咱矿上干活,首先是得能吃苦、体力好,其次是要爱学习、有文凭,只要卡主这两条道道,肯定没错!”。在陆陆续续几个月的时间内,王仁利招聘到了大几十号人,但这大几十号人里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是刚毕业的、有的是老工人、有的还是大学生,如何快速的将这些“散兵游勇”变为一直能打硬仗的队伍,王仁利可是没少下心思。
    因为队里新人多、老人少,师带徒的形势能解决的新人有限。王仁利通过与矿上领导的沟通,把学历高的新人优先送到乡宁等煤矿附近的培训中心,作为下一步队里的骨干力量来培养。再把稍有工作经验的新人通过师带徒的模式,迅速形成“战斗力”,不耽误矿上的过程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机运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师徒传帮带的格局,使得机运队的“战斗力”不断强大,可以配合矿井的基建工作顺利开展。

攻克难点打硬仗
 
    因为金兴达煤矿位于山区,且道路较为狭窄,常常发生堵车。如何把机械设备如期运到矿区,就是机运队首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王仁利组织队员,利用矿上的边角料,制作了几个拉机械的手推车,一旦发生重要设备被堵在路上的情况,王仁利就迅速组织人手,将设备推回矿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度。
    在煤矿基建期间,由于建设资金紧张,洗煤厂的建设计划延迟,矿井的工程煤因为没有机械运输装置,每次出煤时,都需要清理工程产地,组织车辆运输至储煤场。这不仅耽误了工程进度,还大大提高了工程成本,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矿领导给机运队下达的一个重要任务。王仁利经过与技术人员的沟通,初步决定在井口和储煤场之间用皮带连接,直达筒仓。经过与厂家沟通,机运队决定只购买皮带,而剩下的支架、筒仓放煤开关等配件设施,利用矿上的锚杆等边角料自己加工,这样一来,为矿上省下了几百万的资金。 
    在矿上35kf变电站的修建过程中,因为变电站井口设计问题,变电设备的进入有了很大的困难。厂家与机运队沟通后,决定让机运队将设备拆卸后吊装入内。“吊装好说,咱队里有的是吊车司机,但拆卸那么金贵的设备,咱还是头一次。”王仁利说道。通过组织小组学习了解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及拆装须知,机运队成功的将变电设备拆装后吊装进入变电室,变电站如期完工。

尽职尽责守阵地
 
    机运队里年轻人居多,外地人也不少,年轻人请假谈恋爱、外地人回家探亲,每周短短的两天假期,刚够在路上跑。王仁利通过结对子调休,将工友们分成机修、电器操作、管道、变电站等几组,既保证了工友们有足够的假期探亲,又保障了矿上的日常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人员的流动是煤矿上的普遍现象,由于之前煤矿属于基建期,效益一直没有显现出来,工友们的工资普遍不高,很多有经验的工友干一段时间就有了离开的想法。如何和这些队员沟通,王仁利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和工友们就得交心,交心就是把工友们当成自己兄弟,有事一起扛。”王仁利说道。队里的一个年轻小伙,家里长辈生了大病,急需一笔钱住院,这可愁坏了小伙,王仁利得知情况后,立即在矿上组织了爱心捐款,又在队里带头捐款,最终帮队友度过了难关,小伙子很感动,在处理完家里的事儿以后,回到了矿上,踏踏实实的工作,并且在矿上干的很出色。
    随着煤矿的基建进入尾声,机运队又将迎来新的任务,井下设备的维护。王仁利针对新阶段的新任务,组织队员针对井下设备的维护进行培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他将课堂搬到井下、搬到仓库,将理论和实操结合在一起,并且制定了培训计划。“下一步我们矿上将要进入投产期,效益会越来越好,咱们也会越来越上劲儿,干好本职工作,保障矿上多出煤!”王仁利有自信地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弘科文化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煤炭与安全生产周刊 技术支持:42592847 联系电话:13753149697 | 备案号:晋ICP备16001000号